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Z世代艺术家 > 第32章 一锤定音

Z世代艺术家 第32章 一锤定音

作者:起酥面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2:52:5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6月1日,儿童节。

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林带着方星河作品来到病房,给病重卧床的父亲一字一句念诵,最终得到了巴金先生艰难口述的盛赞。

当天,新民晚报便刊登了老先生的溢美之词。

“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今天听小林念了方星河的作品,很欣喜,如获至宝。

一篇中学生作文值得怎样的盛赞?

这要从它所传达的精神讲起。

庸人‘顺天知命’,而我们华夏儿女历来追求‘逆天改命’,这个认识很好,方星河小朋友能有这样的认识,更好。

青少年一定要有抗争精神,我活得很痛苦,常常提出要安乐死,但是我也常常鼓起勇气,对小林她们说:我现在要为你们而活着。

我仍在抗争,不那么坚决地、也不那么勇敢地抗争。

你们还不到我的程度,所以你们更要学会抗争,不要被吓住,不要止步不前。

方星河的思想和文字跨越时间长河与我共鸣,相信也能与你们共鸣,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

以后,我也要经常听小林给我念他的新文章,出一篇,听一篇。

到了我如今的阶段,再没有什么能比出现一个优秀的文坛新人更令我感到欣慰,今天心情激荡,病痛似也少了些许,谢谢你们,也谢谢方星河。”

很简短,也并不华丽,但这是巴金,病重后一直住院的巴金。

近现代华夏文学史中的大师就那么几位,鲁郭茅,巴老曹,巴金先生是唯一在世的一位,他的分量可想而知。

并且,撇开政治地位和文学地位不提,老先生本人的品格和德行也深受敬重,一句话顶别人一万句。

所以当新民将巴金先生的感言发出来之后,坊间舆论一片“哗然”。

哗然的具体原因是:大多数人都不理解方星河凭什么。

不理解,那就重新再看。

当权威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形成冲突时,这个时代的人,更习惯于从自身去寻找原因。

于是,有很多原本没有看《知而不顺》,又或者看得不甚仔细,只是跟风讨论现象的媒体人和读者,开始重新审视这篇文章。

重视和不重视,得出的一定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很快,便有人带头“反思”,也有人站出来为方星河“鸣冤”。

鄢烈山第二天便在南都报上刊登了新文章,跪得那叫一个快。

他如此写道:“我一直在强调,方星河没有错,错在体制。

我也从未讲过,方星河的文章不值一提。

正相反,单看文章本身,方星河的水平是走在时代前列,且已具备些许大家气象的。

上一篇报道我没有在文学方面展开,导致了很多误解,现在我要明确地讲——

在不考虑因为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个人性格的前提下,方星河是我们能从学生中挖掘出来的最顶级的文学天才。

这一点毋庸置疑。

任何一种不讨论他的影响反而去质疑他的才华的声音,都是轻浮的高高在上的不尊重基本事实的妄言,我将其视为这个时代的噪音。”

被归类为“噪音”的宋祖德刘信达等人,顿时灰溜溜的缩阳入腹,萎了。

但是记者并没有放过他们,而是马上冲过去做二度采访,提问很是令人难堪。

刘信达怂了,含糊回道:“这里面恐怕有什么误会,友人给我看的那篇文章,居然不是方星河的原文,我也是受人蒙蔽……”

记者追问:“所以,你承认方星河的水平很高吗?”

“额……这个……这个嘛……我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文章……”

“我这里有,你现在需要看吗?”

“啊?啊……我还有事,对不起,麻烦让让……”

刘信达支支吾吾落荒而逃。

而宋祖德就很刚,他硬着头皮回道:“我看文章,从来不关心文字好坏,我只关心它的社会影响!我有我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鉴赏标准,这就是我,一个永远敢于说真话的文学批评家!”

记者自然没有放过他,继续追问:“所以,你是否还坚持认为这是一篇狗屁不通的中学生作文?”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