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红楼之庶子风流 > 第六十一章 大喜…

红楼之庶子风流 第六十一章 大喜…

作者:屋外风吹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4:2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贾琮知道,看着他的,绝不止面前的贾家诸人。

此刻不知有多少双眼睛都在他背后暗中打量着他,看他会不会得意忘形。

包括宋岩。

只是,贾琮并非真的只是九岁十岁的孩子,又怎会犯这等粗浅错误?

再者,在他心里也并没有以为,自此之后就能山高水长,海阔天空了。

至少在贾家,他的地位不会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

原因很简单,在贾家,除了一个贾政外,没几个把读书人当回事的……

今日若是换做贾赦来主持东道,宋岩能否坐在主位都是两说。

所以,他又怎会自得?

面上不带一丝骄奢之气,依旧平淡如水。

面对贾琏这等兄长,贾琮先施一礼。

对于贾宝玉、贾蓉、贾蔷等小于他或者后辈于他者,也没端什么兄长长辈的架子,一一点头致意。

目光淡然,气度不卑不倨。

见他这幅做派,许多人暗自点头,但也有些人暗自失望……

或许在他们心里,还是希望贾琮会粗鄙无礼的行事,仿佛那样做才符合他的出身。

贾琮却不管其他人怎样想,他在末座寻了一椅子坐下,于几上铺展纸笺,静等贾家子弟成诗。

这个时代学作诗,其实没那么难。

红楼第四十八回中,就有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教学过程”:“我这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可见学诗之法,也无非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贾家子弟都上过学,贾蓉、贾蔷等人在外赴酒宴,有时也免不了行行酒令。

就连贾环,日后稍长大些,都能在大观园里做两首歪诗。

所以对于今日之事,贾家子弟并不作难。

他们心里多也清楚,那些高居堂上的大老爷们,不会指望他们能写出什么千古绝句来。

贾家是武勋子弟,能识字写诗,已经够难得了,谁还好意思提出高要求?

因此贾菖、贾菱、贾蓉、贾蔷、贾琏等人没用半柱香的功夫,就写好了各自的诗,依次放到了贾琮桌几上。

贾琮落笔也极快,将一首首五言誊抄在纸笺上。

待到最后贾宝玉将他的诗也写完,贾琮抄罢后,送往了前堂去。

……

贾母上院,荣庆堂。

听着袭人传回来的消息,满堂人都震惊不已。

当朝大司空将贾琮叫过去,竟是为了当场收为弟子?!

这……

这这……

这算什么?

府上人人都知道,贾母不喜贾琮。

因为上一代荣国公贾代善之死,就与贾琮之母相干。

虽然直接原因是因为贾赦金屋藏娇,却没安顿好内宅引起的风波。

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出了事,罪过全在女人头上。

哪怕是在贾母这样的女人看来,亦是如此。

而贾母既然不喜欢贾琮,不准他进内宅,那么其她也就不好在贾母当面说什么恭喜的话了。

可要是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又有些太生硬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