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李治你别怂 > 第九十九章 明算之道

李治你别怂 第九十九章 明算之道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4:1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天子不一定要学数学,但他娶再多婆娘也一定数得清,他数不清还有他婆娘帮他数,婆娘也数不清的话,杀掉几个数起来就简单了。

孩童天真懵懂的问题,李钦载却想到了很多,包括那位武皇后的上位历程。

别看如今天子与皇后关系好得蜜里调油,武皇后也是从后宫的尸山血海里拼杀出来的。

面前这位笑吟吟人畜无害的李治,仿佛对当年残酷的后宫争斗浑然不觉。

后宫像个蛊窝,佳丽三千将他当成了战利品而奋力厮杀,胜者皇后败者死。

显然这场残酷的争斗中,武皇后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于是独自享用她的战利品。

看着哈哈大笑的李治,李钦载思绪却飘散很远。

荞儿似乎很得李治欢心,李治蹲在他面前,露出罕见的调皮之色。

“天子只是个名号,长得与常人并无二样,你看看朕,可有多长一双眼睛,多长一张嘴?”

荞儿倒也不认生,与李钦载在一起后,不得不说他的性格改变了许多。

此刻他竟伸出手,摸了摸李治的鼻子,然后开心地扭头望向李钦载。

“爹,真与咱们长得一样哟,”荞儿摸过后又迅速躲到李钦载身后,道:“不过还是不如爹英朗俊秀,爹比天子长得迎人,他还长了胡子……”

李钦载眼皮一跳,急忙赔罪:“陛下恕罪,童言无忌,犬子无心之言……”

李治摆了摆手,道:“好了,朕难道那么暴虐,连孩子的话都要放在心中计较么?”

眼含笑意看着荞儿,李治叹道:“朕的第六子李贤,与荞儿年龄相仿,他是永徽五年出生的,今年六岁改封沛王,若得闲暇,景初回长安后不妨让两个小子一同玩耍读书。”

然后李治又笑道:“你编撰的《百家姓》对蒙学颇有助益,如今宫中尚未开蒙的皇子公主们,都改学你的《百家姓》了,过不了几年,想必民间亦都以百家姓为启蒙之首,景初你又为大唐立了一功呀。”

“臣不敢居功,百家姓不过是臣为了方便教荞儿,无意中编撰而成,臣惭愧,当时可没有为大唐立功的念头,只想着如何让荞儿多认些字。”

李治大笑道:“有心或是无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确确实实立了功,朕不是还下旨封了荞儿一个‘轻车都尉’的衔么?算不上赏赐,随便表个心意罢了。”

“臣多谢陛下。”

聊了两句,李治瞥见地上铺满的沙子,沙子上写满了数字。

李治咦了一声,道:“这是何物?扭扭曲曲的很是怪异,用来做学问的?”

李钦载迟疑了一下,道:“勉强算学问吧,臣在教荞儿学数学。”

“何谓‘数学’?”

“数字之学,呃,咱们大唐也称‘明算科’,臣以为孩童启蒙不仅要认字背书,也要学好明算。”

李治恍然:“原来是明算,呵,大唐的明算以《九章算经》为本,朝廷科考也会从明算科中取士若干,不过孩童们大多从十三四岁才开始学算经,荞儿这般年纪有些早了。”

李钦载叹了口气,其实大唐挺好的,但弊端也不少,君臣百姓虽说胸怀宽广,但古人的见识终究差了些前瞻性。

除了重文尚武以及重视农耕外,别的方面真的一点也不在乎。

李钦载眼下与李治不算太熟,摸不清这位帝王的脾气,所以也不敢贸然进谏,看李治的态度似乎对明算科不太重视,李钦载也不好劝谏什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