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43章 大军扎营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43章 大军扎营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50:0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镜头来到,离乡者们这边。

戍天历28年年初,波光粼粼的湖泊旁,武撼峦所领的武家北路军一千五百精兵从北岸大营出发,在沙湖村东侧的平地上,开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堵截水匪们向北发展。

叛乱的水族们原本活跃在东华江南部,武家北路军刚刚扎营时,和他们也是有过一次接触。

水匪披着蓑衣戴着苇笠,驾驶小船在岸边来回窜了好一会,确定岸上驻防大军没什么破绽后,捡了几条鱼,好似对岸边警戒军士们说“自己就是渔夫”,随后就离开了,至少这次他们是不愿意和武家军交锋。

而武家军这边,则是将精兵收回营帐,营中的民夫和青壮们劈柴生火,亦或是赶着驴车在临时的市集与当地势力交易。

此次武家军北上经过了一系列分营,最终抵达东华郡的总人员有六千多人,而在到达后几个月内,在当地也聚拢了各色来吃饭的青壮,合计两万余人。

武撼峦在青砖高墙的昌城隔江处修筑了大营,人声鼎沸仿佛是另一个城。

一个是灯红酒绿的城,一个是苦中寻生存的城。恰如地球信息时代时期富人区与平民窟隔街相望。

…封建时代的军营经济…

不能用近代化的目光来看封建时代。在近现代化时期,军队是整个政体中少数人手里的筹码。当然,一些失败国家的文官体系是控制不住手上的筹码,让其变成了外部势力的棋子。

但即使以文御武失效,军队作为“筹码”的属性也是全国性的。

因为交通科技的进步,车辆可以载着士兵,在全国各个大城市打秋风,但封建时代是没有这样的机动力,只能就食于地方。

封建时代的军队对土地具有黏性,封建军团到哪里,就会在地方上形成相应的“临时豪强”集团。

先前竹,㵢两州是平的太快,数百精骑直插中心就解决了,无需扎大营,打持久战。

但现在东华郡不一样,盗匪规模太大,朝廷在这久战不下,贼寇头目成了气候,武家军抵达当地后,不可能直接把自家宝贵子弟兵填进去,必须在当地收拢相当规模的人力(炮灰),与贼对垒。

武撼峦军现在主力战兵也就一千多,至于围绕大营的两万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当然是乞活了,他们在大营周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甚至已经有当地的青壮们开始把大营周围田亩给整理开来。

山上也都有人搭建窝棚开始砍柴,打猎,为大军供应柴火这种能源。

这并不完全是武家军有意为之,就算武家军内部军官不进行协调,当地人也会自发形成零散组织,围绕着大营形成供应。

因为啊,在封建时代,已经被开发好的山川湖泽的也是资源。

猎户们,渔夫们这些居民虽然不上税,但是他所靠的自然资源,都被当地豪族宣称了山泽所有权。而武家军在山中扫荡了精怪,并且开辟了一条条道路后,当地不少住户们就非常精明地过来挂靠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这种大营经济形成后,就算东方君主想要裁撤,也得徐徐图之。而在烽火正旺时,挪动这样的大营都是相当困难的。

数万人是不可能随着武家军一起走,那样拔营所费辎重巨大;而就地解散也是不可能,那不是民乱了,而是兵变。

即明末崇祯之所以无法收缩兵团到关内,就是如此,已经在当地形成了军事势力。——至于壮士断腕呢?那就等于把重金养的野战军逼反了。

严格来说,现在的昌城也是此前大营的残留。

大约两千年前大爻盛世时,爻朝大军在云梦泽举行大围猎,斩杀百头残民妖兽,其中就包括多只鬼车,一度让这种妖兽远离人间。随后就在云梦泽东面建城,并且封了多位王侯。而这些王侯有不少传承到了今日,其子弟穿行于昌城的繁华中。

只是这些王侯子弟们已经忘了,他们祖辈当年是凭什么受封于此。

今日他们误认为是得到天家的青睐,所以能在此处扎根,并且现在也自认为自己要比城外的外来户们更得天家青睐,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做城中贵胄。

其实啊,哪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爱,不过是当年天子无法处理他们的先祖在地方上已经形成的势力,所以就事论事罢了。

而今天呢,他们这些不肖子孙不争气,搞乱地方山川和人道,制造出问题,自己也解决不了,只能请外军来剿。

…新一轮更替开始了…

现在武家军大营中,在本地仍然要受人挟制的要素是粮草。

先前粮草主要是从昌城调配粮船来补充。但到了戍天历28年,武家军内部已经开始逐步着手解决相关问题了。南地的商人也跟着过来了。

东华江边,大营中兵将开始清理出一条道路,让得胜归来的战兵们归营,这些将士们拖着战利品,其中战利品有的是被双人用长矛抬着的大鱼,亦或是藏在怀里的大珠子。这并非夜明珠,而是类似珠的鱼目,南地奸商会用碱水石化,然后上油抛光,假冒这是东海珠,接着将其继续向北走私,不少达官贵人都收到了这样的厚礼,上当受骗的人多了,北人称呼这为愚人珠。

这些商户们在东华江的地界,依托着大军是把“无奸不商”演绎到极点。依托大军强势,在关键道路设卡,行事是越来越肆无忌惮。

这些商户们手上都持有武源常发的生意经:“口碑差了怎么着,只要把持垄断,爱买不买!”

当然,“奸”仅对于本地豪族们,这些被武飞发了许可证的南商们,对大军粮草供应相当尽心尽力。

商人们是知道自己的“特许证”是从何而来的,也都非常希望友商的特许证因为愚蠢失误取消。

于是乎呢,东华江各地豪族百姓眼里极度丑陋的南商,在大营兵将眼里那是憨厚诚实的很!送来的米面没有陈的,而肉食也都是活的牲畜,三百斤土豚按照两百斤来算。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