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 第1291章 机械性窒息死亡特征

机械性窒息的判断需要多方面证据支撑,仅凭肺脏水肿还不够。**放下肺脏,转而解剖颈部 他用手术刀逐层分离颈部皮肤、肌肉和筋膜,仔细检查每一层组织的状态。当解剖刀划到左侧胸锁乳突肌时,他突然停下动作,镊子夹起一块肌肉组织:“李然,你看这里,左侧胸锁乳突肌深层有明显的出血区域,颜色呈暗红色,边界清晰,这是生前暴力作用导致的肌肉出血。”

李然凑近一看,在冷光灯下,肌肉组织中的出血区域格外明显,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不是意味着死者生前颈部遭受过外力挤压?” 他问道,眼睛里满是求知的渴望。**点头:“没错,继续往下解剖,看看舌骨和甲状软骨的情况。”

解剖刀继续深入,颈部深层的舌骨和甲状软骨逐渐显露。**用镊子轻轻拨动舌骨,发现舌骨大角处有一道细微的骨折痕迹,甲状软骨上角也有轻微的变形。“舌骨骨折和甲状软骨变形,这是徒手扼颈致死的关键证据!” **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舌骨位于颈部正中,周围有肌肉和筋膜保护,只有在生前遭受较大外力挤压时才会骨折,死后骨折不会伴随肌肉出血,而我们刚才已经发现了颈部肌肉的生前出血,这就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证明死者是被徒手扼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为了进一步确认,**又检查了死者的眼睑结膜和球结膜:“眼睑结膜和球结膜有散在的出血点,这也是机械性窒息的典型体征 窒息时,人体缺氧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破裂,在眼结膜等薄弱部位形成出血点。结合颈部肌肉出血、舌骨骨折、肺脏水肿,以及眼结膜出血,完全可以确定死因是机械性窒息,且致伤工具为嫌疑人的爽手,也就是徒手扼颈。”

此时,毒理科传来了详细的检测报告:“张法医,尸体**液体样本中未检测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也未检测出安定、巴比妥类安眠药,以及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常见毒物成分,排除中毒死亡的可能。”

“太好了!” **放下手中的解剖刀,摘下防护面罩,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死因最终确定为机械性窒息徒手扼颈,死亡时间为 3 天前本月 18 日晚上 7-9 点,排除中毒和自然死亡的可能。现在我们把解剖结果和前期现场线索结合起来,梳理一下案情 嫌疑人在 3 天前晚上 7-9 点之间,与死者发生接触,随后徒手扼颈将其杀害;之后,嫌疑人驾驶偷来的‘金彭’牌电动三轮车尾号 36,将尸体运至北山公园北侧灌木丛附近;接着,他用随车携带的红色铁锹木柄有裂痕,车主为郑斌挖掘浅坑,将尸体埋入其中;埋尸过程中,嫌疑人还抽了‘黄鹤楼’香烟,将烟蒂丢弃在现场,最后驾驶电动三轮车逃离。”

李然拿出前期的现场勘查记录,指着上面的细节:“张老师,您看,现场发现的电动三轮车痕迹与偷车贼驾驶的车辆特征一致,铁锹上的泥土与埋尸坑的泥土成分相同,烟蒂的品牌也与您推断的一致,这说明我们的解剖结果和现场线索完全吻合,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点点头,继续分析:“从解剖结果还能推断出嫌疑人的部分特征 徒手扼颈需要一定的体力,且能近距离控制死者,说明嫌疑人为男性,体力较好,年龄可能在 25-40 岁之间;嫌疑人能准确找到北山公园的偏僻埋尸点,还提前偷车运尸,说明他对北山公园及周边地形熟悉,可能是附近居民或长期在周边活动的人员;另外,嫌疑人在埋尸后丢弃烟蒂,没有刻意清理现场,说明他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浅埋尸体会长期不被发现,也可能是作案后情绪紧张,疏忽了现场痕迹的处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死者右手食指关节处的旧伤上:“死者右手食指有一道 1 厘米左右的陈旧性疤痕,边缘整齐,像是被锐器划伤后愈合的痕迹;再结合他穿着的工装裤和磨损的裤脚,推测死者可能从事体力劳动,比如工地工人、搬运工、装修工人等。这个职业特征对后续确认死者身份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 DNA 数据库,比对近期失踪的体力劳动者,尽快找到死者的身份信息,进而梳理他的社会关系,锁定嫌疑人。”

李然一边记录,一边补充道:“还有死者的衣物,深灰色夹克是普通品牌,在市面上很常见,但我们可以通过衣物的销售渠道,排查近期购买该款式夹克的人员,说不定能找到与嫌疑人相关的线索。另外,死者指甲缝里的残留物还在检测中,如果能检测出嫌疑人的皮肤组织或 DNA,就能直接锁定凶手!”

**赞同地点头:“指甲缝残留物的检测很关键,**尸体的指甲缝中可能残留凶手的皮肤碎屑,这是重要的生物物证。后续还要将死者的 DNA 与电动三轮车车斗内的残留物、铁锹手柄上的指纹进行比对,进一步确认死者与作案工剧的关联,确保每一个证据都能相互印证,让案件的侦破无懈可击。”

晚上 11 点半,解剖工作全部结束。李然将提取的 23 份样本分类整理,贴上标签,送往各个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则坐在解剖室的电脑前,开始撰写详细的解剖报告,将死亡时间、死因、尸体特征、案情分析等内容一一梳理,每一个结论都附上对应的解剖证据,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解剖室的冷光灯依旧亮着,映照着**专注的侧脸。他知道,这份解剖报告不仅仅是对死者死亡事实的记录,更是为侦查人员指引方向的 “地图” 死亡时间的精准推断,能帮助警方缩小排查范围;死因的确定,能锁定嫌疑人的作案手段;而从尸体上提取的每一份样本,都可能成为揭开案件真相的关键钥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