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叔宋太宗 > 第一章 叔与侄

我叔宋太宗 第一章 叔与侄

作者:吴老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6:0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春三月,东京汴梁。

立国刚刚八年,现在的开封城当然还远远赶不上《清明上河图》时期那么繁华热闹,然而经过了几代雄主的先后努力,开封城在人口和经济规模方面,依然还是达到了当世第一的地步,稳超同时代的任何一座城池。

不过与那卷著名画轴一样,开封城里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仍然还是连通朱雀门和宫城正门宣德门之间的御街,宽度达到了惊人的两百米,并且分为三个部分,中间是皇家专用的御道,御道两旁又有种满荷花和载满树木的河沟,碧波荡漾,清澈怡人。

河沟的再两旁则是百姓通行的御廊,临街开满店铺,民众买卖其间,热闹非凡。每逢皇帝出游,老百姓聚在两边,争相观看皇家的尊严和气派。

大名鼎鼎的州桥明月与同样知名的大相国寺毗邻,熙熙攘攘的州桥上,一个穿着褙子白袍的年轻男子背手而立,环顾四周景象间,年轻男子微黑微胖的脸庞上尽是好奇,口中虽然说着地道的开封口音,神情态度却好象是初次来到这座宋代最繁华的城市。

这名体形有些黑胖的年轻男子真实身份十分惊人,乃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姓赵名德昭,目前已经出阁独居,自立门户,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封爵,仅仅只是领了一个贵州防御使的虚衔。

至于贵为皇长子的赵德昭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原因则是赵德昭突然心血来潮,不顾太监侍女的苦口婆心规劝,坚持换了一身百姓打扮,仅仅只带了一個太监做向导,便来到了民间微服私访。

这时,看到赵德昭终于停止了东张西望,旁边的一个矮胖年轻人赶紧凑了上来,语气焦急的低声说道:“大王,今天逛够了吧?天色不早,咱们该回家了。”

脸形胖成了皮球状的年轻人叫王智发,是从小侍侯赵德昭长大的内廷太监,因为和赵德昭关系亲密,赵德昭出宫自立时便也跟出了宫,一直伺候在赵德昭的身边,对赵德昭绝对忠心,但有个缺点就是胆小怕事,尤其是害怕赵德昭搞出了什么差错,触怒脾气有些暴躁的赵匡胤。

至于王智发为什么要尊称赵德昭为大王,原因并不是赵德昭已经受封王爵,而是按照这个时代的称呼习惯,皇帝的儿子都被尊称为大王,排行第几就第几大王。

言归正传,王智发的好心规劝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赵德昭连头都没回,直接就说道:“急什么?早着呢?再找地方转一转,然后到丰乐搂吃了晚饭再回去。”

“大王,你还要在外面吃饭啊?”王智发一听慌了,赶紧劝说道:“大王,民间的东西是否干净谁都不敢保证,你又是金枝玉叶的身子,万一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我没那么娇气。”赵德昭没好气的回答,然后背着手径直走下州桥,继续向着南面行去。

“大王这是怎么了?怎么就好象换了一个人?”王智发急得额头都有些冒汗,可是又毫无办法,只能是赶紧追了上去。

也是凑巧,赵德昭主仆刚刚走下州桥,南面就传来了锣鼓声音,接着在皇家专用的御道上,还出现了一支规模相当不小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北而来。

见此情景,对什么都感觉新鲜的赵德昭不由放慢了脚步,伸长了脖子去看这队仪仗,也很快就看到了这支队伍高举四面赤红大旗开道,采用的是代表皇室的四直郎仪仗,赵德昭也顿时明白,肯定是有自己的什么亲戚来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