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六章 交友的困惑(4k,加更)

晋庭汉裔 第六章 交友的困惑(4k,加更)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6:0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当很多年以后,刘羡回顾元服成婚后到入仕授官前的这段光阴,实在是有些啼笑皆非。

因为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他并没有什么太远大的目标,说白了,就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结果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他遭遇的人群都令人失望。

源头是对过往朋友的祛魅。

他此前对于石超等人的好印象,其实说白了,都来自于贵公子们的慷慨。

毕竟在这个士族鼎盛的年头,县侯、郡公怎会小气于花钱呢?

他们或许对于同样出身的好友会显得平等亲和,潇洒大气,但实际上,对于明显低过他们出身的凡人,贵公子们则怀有刻骨的淡漠。

他们不仅难以共情,甚至无法意识到,庶民和他们是同样一种生灵,他们的泪水不会比常人更咸,他们的鲜血不会比常人更艳,他们的骨头也不会比常人更铁。

等到大家各自拔刀,兵戎相见的那一天,他们才会幡然悔悟,欲哭无泪。

后来到了始平王府做伴读,刘羡起初也是怀有一定希望的。

司马玮确实是一个开善好施,能得人心的皇子。如若能以在王府伴读为媒介,结交一些有志于学的新人,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很可惜的是,第一次进入始平王府,他就感受到王府内难以遮掩的权斗气息:

在司马玮身边,已经结成了一个小派,他们以长史公孙宏与舍人歧盛为首,哪怕司马炎还没死,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为将来的权力斗争做准备了。

当然,这并没有好指责的,斗争就是这样你死我活,而有准备的人往往就是能胜过那些没准备的人。虽说刘羡起初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与世无争,但既然走入仕途,身不由己才是常态。

故而刘羡在听到前文中,那番歧盛对司马玮突如其来的激励,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掺和到党争的漩涡中,且不得不表态了:

“殿下天纵英明,为宗室翘楚,社稷兴亡,系于一身,若朝中真有危难,能平危定难者,舍殿下其谁?”

说完这句话,刘羡就算是正式加入始平王一党了。

可说是加入了,实际上也没什么事。

毕竟当今天子司马炎还没死,司马玮又才十七岁,他连个正经的政敌都没有,能有什么动作呢?歧盛等人虽说弄得煞有介事,但其实能用的人很少,眼下能做的,无非就是多结交士人,为以后的斗争未雨绸缪罢了。

而在另一方面,始平王这个小党派虽小,但该有的毛病倒是一个不少。刘羡刚一加入,就立刻受到了老人排挤。

原来歧盛见刘羡和司马玮相谈甚欢,又博学多才,害怕自身的地位被刘羡取代。故而在拉刘羡入伙后,只当是烧了冷灶,什么都没说给他听,也什么都没让他干,私底下的联络沟通,更是一个没有。弄得刘羡成了一个单纯的伴读,也不知道逼他表态是何苦来哉。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刘羡和另一位伴读王粹打过照面,又和王傅刘颂熟识后,就又回到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而在这种时候,刘羡就格外想念小阮公。

刘羡以前跟随小阮公的时候,虽然很感恩他的教导和善意,但发自内心地说,对他的言行还是有些不理解:

小阮公有这样一身好才学,为什么不愿投身官场,反而在山林中隐居自娱呢?就算在官场中难有升迁,但多少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也好过在竹榻上呼呼大睡吧。

但如今刘羡只是稍稍踏入仕途,就已经明白了小阮公的感受:

对于一个人来说,官场是一个大染缸,一旦踏入,就容易身不由己,别说做些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了,连想要洁身自好,都是难上加难。相比之下,隐居山林,寄情山水,虽然不能建立什么功业,至少也问心无愧吧。

想到这里,刘羡就给小阮公写信,谈论自己近日来的所见所闻,还有心中疑问。

他在信中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

如果遇到不想结交的人,却不得不虚与委蛇,该如何与之相处,才能自持君子之道呢?

如果碰到草菅人命的事情,自己又没有能力阻止,该如何平衡,才能既不丧失良知,又不危害自身呢?

还有,要用什么办法,到什么地方,才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刘羡写完信后,专门去了一趟阮庄,托阮孚转交给小阮公。

说来也巧,刘羡如今担任始平王伴读,而小阮公就在始平郡担任太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