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70章 血染一条山 虎旅断援破青马

第(1/3)页

第70章 血染一条山 虎旅断援破青马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深秋,黄河咆哮,浪涛卷着初冬的寒意。红四方面军主力之三十军、九军、五军及总部直属队共3万余人(历史真实两万一千八百余人),在“打通国际路线”、“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的战略号召下,于靖远虎豹口、河包口等地强渡黄河天险,踏上了宁夏甘肃征程。

王林率领的独立旅,作为加强后的红五军团先锋和绝对主力,紧随三十军之后渡河。此时的独立旅,经过庆阳整编和连续大战的锤炼,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士气如虹。全旅辖两个主力步兵团(一团陈阿海、二团李云龙)、一个炮兵营(刘根胜)、一个骑兵营(沙马尔格)、一个后勤保障团(钟光邦)以及特战营(张红土),总兵力逾八千,拥有24门75mm野战炮、数十门迫击炮、过百挺轻重机枪以及一支近四百骑的精锐骑兵,其火力、机动力和后勤保障能力,远超同期红军任何一支部队,甚至不逊于国民党军嫡系主力师。

渡河后,部队急速向预定目标挺进。一条山——这个位于景泰县中部平原、战略位置至关重要的小村庄,很快成为两军争夺的焦点。历史上,这里曾爆发过红三十军与青马援军的惨烈血战。而这一次,由于王林独立旅这只“蝴蝶”的闯入,历史的轨迹悄然发生了偏移。

11月2日,当马元海率领青海援军两个骑兵旅及大量民团共万余人,气势汹汹地赶到一条山之西的寺儿滩,并与被困景泰城内的马廷祥部会合,准备向已控制一条山村的红三十军部队发起猖狂反扑时,他们并未意识到,一支强大的红军生力军早已张网以待。

红五军团指挥部内,军团长董振堂指着地图,神色严峻:“同志们,马步芳的前线总指挥马元海率主力已至寺儿滩,其兵锋直指一条山三十军兄弟部队。总部命令我五军团,务必挡住这支青海来的援军,确保一条山侧翼安全,为三十军巩固阵地、争取时间创造条件!”

政委李卓然接口道:“任务艰巨。青马骑兵众多,来势凶猛。但我们必须守住!”

王林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地图上寺儿滩至一条山之间的开阔地带,沉声道:“军团长,政委,被动防御非我独立旅所长。敌军新至,骄狂轻敌,正利于我发挥火力与机动优势。我建议,不以单纯阻击为目的,而是主动前出,在寺儿滩与一条山之间的这片开阔地域设伏,利用炮兵和自动火力优势,力争将来援之敌主力一举击溃,甚至歼灭!”

董振堂与李卓然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与赞许。王林的胆识和胃口总是超出预期。

“有把握吗?”董振堂沉声问。

“有!”王林斩钉截铁,“我旅炮兵营可提前占领北侧无名高地预设阵地,射程足以覆盖整个战场。步兵一团、二团可依托几条干涸的河沟和土坎构筑野战工事,形成正面阻击和侧击火力网。骑兵营和特战营负责迂回敌侧后,切断其退路并扰乱其指挥。只要敌军进入伏击圈,我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好!”董振堂一拍桌子,“就按你的方案打!五军团其他部队负责掩护你的侧翼并作为预备队。这一仗,要把马元海的嚣张气焰彻底打掉!”

命令迅速下达。独立旅这台高效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起来。是夜,部队悄然进入预定伏击区域。刘根胜的炮兵营将24门75mm野战炮和大量迫击炮拖上了北侧无名高地,精心伪装并测算好诸元。陈阿海的一团、李云龙的二团在冰冷的夜色中挥锹抡镐,依托自然地形抢挖战壕和机枪掩体。沙马尔格的骑兵营和张红土的特战营则像幽灵般消失在西南方向的夜色中,向着敌军来路的侧后迂回。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