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45章 砺兵秣马:多兵种协同与全域防御之道

第(1/3)页

第45章 砺兵秣马:多兵种协同与全域防御之道

王林的话并未停止,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发出了一个所有步兵指挥员都必须高度重视的信号: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独立团火力比一般部队强,炮多,机枪多!但是,光有家伙不行,还得会用!特别是步炮协同,这是我们形成碾压性优势的关键,但恰恰也是我们过去运动战中比较欠缺、需要狠狠补上的一课!”

他的目光变得异常严肃,扫过陈阿海、黄木生、周志明、李云龙等几位营长:“我在这里要强调,步炮协同,绝不仅仅是炮连的事,更是你们步兵指挥员,尤其是你们几位营长、连长的事!炮弹不长眼睛,不会区分敌我。协同不好,不是炸不到敌人,就是误伤自己兄弟!那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他详细阐述道:

“什么叫步炮协同?不是等你们冲不动了,才喊‘炮兵,给我轰!’那晚了!而是从战斗策划开始,步兵和炮兵就要一起商量!步兵要清楚炮兵的火力准备能打到什么程度、需要多长时间、能覆盖多大区域;炮兵要明白步兵的主攻方向、突破点在哪里、什么时候需要火力延伸、什么时候需要暂停射击。”

“具体怎么练?”王林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要建立顺畅、可靠的战时通讯联络。这就是之前说的‘信息化’要保障的。进攻时,步兵突击队要能及时将前方敌情、进展反馈给炮兵观察员或指挥所。

第二,要统一信号。冲锋号、信号弹、旗语,什么信号代表火力准备开始,什么信号代表延伸射击,什么信号代表停止射击,全军必须统一,必须练成本能反应!

第三,要联合训练、联合演练。各营要主动和炮连、以及你们自己的营属炮排、机枪连搞合练。不能光是纸上谈兵,要拉到野外,设置模拟目标,实地演练。步兵练怎么利用炮火效果冲锋,炮兵练怎么根据步兵进度调整火力。尤其是连排级干部,必须学会在最前沿判断形势,及时呼叫和调整炮火支援!”

他看向几位营长:“这件事,我交给你们各营主抓!尤其是你,老李,你的四营南边直面马鸿宾主力未来作战任务重,机动性强,和炮兵的配合必须如臂使指!各营要制定详细的步炮协同训练计划,报团部备案。刘根胜的炮连要全力配合,派出最好的炮兵干部和观察员到各营指导、协同训练。我要定期检查,要看到实效!我们要做到,一旦打起来,我们的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专门为步兵兄弟开路清障,而不是让步兵兄弟们提心吊胆,既要防敌人的子弹,还要担心自己人的炮弹!”

几位营长神色凝重,深知责任重大,齐声应道:“是!团长!我们一定把步炮协同练好,绝不让火力优势白白浪费,更绝不会发生误伤!”

王林的思考并未停止,他深知现代军队的强大在于体系的合力,而非单一兵种的强悍。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步兵、骑兵、炮兵主官,声音变得更加深沉有力:

“步炮协同要抓,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独立团现在有了像样的骑兵,有了相当规模的炮兵,再加上我们本就强悍的步兵,我们就不能再满足于各打各的!我们要学会攥指成拳,打出组合拳!接下来,我要强调另外三项至关重要的协同:步骑协同、骑炮协同,以及最终的综合——步骑炮协同!”

会场变得异常安静,这些概念对于很多出身草莽的红军干部来说有些新颖,但他们从团长严肃的表情中,感受到了其重要性。

“第一,步骑协同!”王林看向李云龙和各步兵营长,又看向沙马尔格。“步兵和骑兵,一个善守如山,一个善攻如风。怎么结合?不是让骑兵去冲击严阵以待的阵地,也不是让步兵去追着骑兵跑断腿。”

他具体阐述道:“步兵,要学会为骑兵创造条件。在进攻中,你们的火力要能压制和吸引敌人,为骑兵侧翼迂回创造战机;在防御中,你们的坚固阵地是骑兵休整和出击的可靠依托。骑兵,要成为步兵的‘眼睛’和‘闪电’。负责远程侦察、战场遮断、侧翼警戒、追击溃敌、包抄迂回。要练就发现弱点、快速通报、引导步兵主力攻击的能力。步骑之间要建立清晰的信号和默契,骑兵报告敌情要准、要快,步兵反应要迅速、要果断。各营在组织演练时,必须把配属的骑兵排或未来的骑兵连拉进来一起练!”

“第二,骑炮协同!”王林看向沙马尔格和刘根胜。“这是更高难度的课题,但一旦练成,威力无穷!骑兵速度快、视野广,但火力弱、持续作战能力差。炮兵火力猛、射程远,但笨重、反应慢。”

他提出了关键点:“骑兵,要敢于前出,不仅要侦察敌情,更要承担起前沿炮兵观察员的角色!要学会测距、定位,能用简易工具或(未来的)电台,快速、准确地将重要目标的位置、性质报告给炮兵!炮兵,则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接到骑兵报告后,能迅速计算诸元,实施精准的火力急袭,为骑兵拔掉钉子,或者用炮火阻拦追兵,掩护骑兵撤退。你们俩要专门组织小分队,研究这套打法,从最简单的信号开始练起。”

“第三,也是最复杂的,步骑炮协同!”王林的声音带着一种构建体系的宏大气魄,“这才是我们未来攻坚克难、打大仗恶仗的王牌!这要求步兵、骑兵、炮兵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统一的指挥下,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

他描绘着蓝图:“设想一个场景:骑兵首先前出,侦察敌阵弱点并报告;炮兵根据情报,进行集中火力准备,摧毁敌工事、压制敌火力;炮火延伸的瞬间,步兵发起迅猛突击,夺取阵地;同时,骑兵早已迂回到敌侧后,或在突破口打开后,迅速投入,扩大战果,追歼残敌,或者警戒敌方增援路线。这三个兵种的行动,环环相扣,时间要掐准,通讯要畅通,指挥要高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