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 第二十章 天下瞩目(二)

第(1/3)页

关隘西侧传来一阵甲胄碰撞声。

孙翊给三百多残兵整理盔甲,有的兵甲胄上还留着箭孔,有的胳膊吊在胸前,却都挺直了腰杆,望着太原方向的狼烟。那一百多匹从天门关借来的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喷着白气。

“李兄弟,”孙翊带来一封信,“这信,就拜托你了。”

蜡封上还带着体温,“这是我给朝廷的奏疏,你若能到汴京,务必亲手交给朝廷。”

李骁接过信,只觉得那纸沉甸甸的。“孙将军,你这又是何苦?”他忍不住开口,“三百人,就算都是铁打的,冲去太原又能顶什么用?不如跟我去清源县,先搬出救兵,再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孙翊话语中满是悲凉,“朔州城破那天,我就该跟弟兄们死在城头上。可韩彦昌那厮打开城门时,我看见城楼上还有弟兄在射箭,嘴里喊着‘将军快走,留着命报仇’——我这条命,早不是我自己的了。”

他指着身后的残兵:“你们问问这些弟兄!他们想逃吗?想!可逃到哪去?逃到天门关,被守将当金狗探子?逃到汴京,被文官指着鼻子骂败军之将?我告诉你们,军人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不是因为贼配军的骂名,是因为打了败仗!是因为连自己的家国都守不住!”

孙翊走到一个士兵身边,那士兵胳膊上缠着裹伤布,脸上还有块没愈合的伤疤,是在朔州被金人的箭擦到的。

“这人叫王二柱,家乡是汾州的,说自己没有挡住敌军,怎么回去见家乡人。”王二柱听见这话,挺了挺胸膛,却没忍住咳嗽,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

“你看我们这伙人,”孙翊又指向一个瘸腿的老兵,“老张,戍边十年,辽人没打进来时,他总说朝廷欠他一年的军饷,说等退伍了就去告官。可现在...”

老兵咧嘴笑,露出没牙的牙床:“告啥官?金狗都打到家门口了,命都快没了,还惦记那点饷钱?”

孙翊的眼圈红了,带着一种近乎嘶吼的悲愤:“李兄弟,你以为大宋的兵都是孬种?可你知道吗?我手下的兵,半年没领到饷钱了!

文臣们在汴京争着弹劾谁的字写得不好,武将们在营房里克扣军饷养小妾!咱河东路的兵,穿的是破烂甲,拿的是生锈刀,吃的是掺沙子的粮,可临到打仗,还得往前冲!”

他从怀里掏出另一封信,正是之前藏着的史抗的绝笔,两封信被他紧紧攥在一起,指节发白:“史安抚在代州死战,麾下弟兄饿着肚子扔滚木;我们在朔州拼杀,城里的义胜军却在背后捅刀子,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错,是这朝廷烂透了,是这军法军纪败坏透了!”

“百姓骂咱是贼配军,说好男不当兵,为啥?因为他们看见的兵,要么抢他们的粮,要么见了敌人就跑!可总得有人让他们看看,军人不是这样的!”

“孙将军,”李骁想说什么,被孙翊挥手打断了。“我们的血不能白流,要么流在战场上,要么流在朝堂上,总得溅起点水花,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醒!”

孙翊的语气悲凉,“现在水花溅不起来,那就用血泼!泼在太原城墙上,泼在金狗的脸上,让天下人看看,大宋还有不跑的兵!”他翻身上马,三百多残兵跟在后面。

孙翊拔出刀,刀尖指向太原方向:“走!让金狗知道,咱大宋的军人,就算只剩一口气,也得咬他们一口!”

“喏!”

马蹄声在关城响起,带着股沉甸甸的决绝,一步步消失在通往太原的山道上。

李骁看着那队越来越小的身影,喉咙发紧。

“全武叔,”他翻身上马,“去清源。”

“不等天亮?”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