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回到清朝做买办 > 外滩风云 第15章 新营造术,高层建筑

回到清朝做买办 外滩风云 第15章 新营造术,高层建筑

作者:司马拆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6:0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怎么可能?”山羊胡子老汉直起身,手里的木尺在掌心敲得邦邦响,眼里满是不信。

“小娃子,话可不能乱说!”管木匠的胖工头抢过话头,唾沫星子随着话音飞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巨木做桩,你拿啥建框架?”

“就是!”旁边的石匠头跟着点头,额头的青筋突突跳,“别说是把几根圆木捆一起,那玩意儿不经用!营造这行当,博大精深着呐!老汉做了五十年工匠,啥法子没见过?”

工地上的风卷着沙尘,吹得脚手架上的麻绳呜呜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里全是质疑,有人干脆背过身去,对着堆成山的石材叹气——这半大孩子怕是读傻了,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

陈林没急着辩解,从腰间掏出几个竹筒,又在地上摆了个豁口的大陶碗。碗沿沾着泥,是工地上装水用的,被他拿石头擦了擦,勉强能看。

“诸位,该见过洋人的水泥吧?”他蹲下身,声音平静得像没风的湖面。

众人愣了愣,都点了头。这东西洋人工地常用,灰扑扑的粉末,加水搅和了能粘石头,比石灰结实。

陈林拿起一个竹筒,将里面的灰色粉末倒进碗里,“簌簌”的声响在嘈杂中格外清晰。

接着倒沙子,竹筒倾斜时,细沙顺着碗壁滑下去,堆成小小的沙丘。

最后是小石子,碎石子滚进碗里,撞得碗沿“叮当”响。

“哗啦——”他又倒了一竹筒水。

浑浊的泥水漫过粉末、沙子和石子,在碗里打着转。

陈林伸手搅拌,手指插进混合物里,搅得泥浆溅出碗沿,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这是啥意思?”管瓦匠的工头忍不住开口,他叫韩忠信,脸上的皱纹里嵌着常年和灰浆打交道的白痕,“俺们也知道水泥能粘石头,调沙子抹缝隙,结实得很。可你放石子干啥?”

这用法还是洋工程师教的,泰勒之前没少费功夫,华人工匠早就接受了这新鲜东西。只是往水泥里掺石子,他们闻所未闻。

“这是水泥的另一种用法。”陈林搅得更匀了,泥浆渐渐成了粘稠的糊状,“您说的是粘合作用,没错。但大家用过就该知道,水泥凝结后硬得像石头。”

“硬是硬,可脆得很!”韩忠信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眉头拧成个疙瘩,摆手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你是想直接用它做梁柱吧?行不通!这玩意儿硬归硬,经不起震动。小兄弟看着像读过书的,该懂刚则易折的道理!”

陈林停下搅拌的手,抬头看向韩忠信,眼里没了刚才的随和,多了几分认真:“这位阿伯怎么称呼?”

“在下韩忠信。”

“韩伯,您说得对,水泥凝固后刚硬有余,柔韧不足。”陈林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认同,却话锋一转,“可它缺的是‘骨’,咱们给它加上‘骨头’就行。”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指着仓库的方向:“我刚查过仓库,里面有不少铁棒、铁丝。咱们把铁棒扎成骨架,用木板围成槽子,再把这混凝土灌进去。等它凝固了,就是梁柱,不用榫卯也能连得结实。而且——”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脸疑惑的众人,“我有法子加快凝固速度,还能让它更结实。”

骨肉相连?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打了个突。道理听着是这么回事,可真能成?韩忠信捋着山羊胡子,眼睛盯着碗里的泥浆,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他干了一辈子瓦匠,还真没这么想过。

计划敲定后,陈林立刻让众人动起来。石匠照旧凿石头,没耽误手里的活;木工则抡起锯子,赶制围混凝土的木板,木屑纷飞中,木槽的雏形渐渐显出来。

陈林戴着草帽在工地上穿梭,草帽的草编边缘磨得有些毛糙,挡不住正午的烈日,太阳照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

地基早就打好了,青灰色的石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省了不少功夫。

可他看了工匠们的分工,还是忍不住皱眉——效率太低。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