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八十六章 田与枣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八十六章 田与枣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丞相府内,王贲正在看着公子带来的卷宗,笑道:“丞相。”

李斯上前先道:“公子。”

扶苏手中还提着一支笔,又道:“这里有不少账目要老师过目。”

李斯当即在一旁坐下,拿过了一旁的卷宗。

王贲道:“灵渠是修好了,这桂林郡增了两千官吏,往后在南方不知还要增派多少。”

李斯道:“五千人。”

扶苏看着手中的卷宗,想起了丞相对南方的策略,其实允许地方一些越民自治,是为了节约治理成本。

根据战功与名册,还有各种抚恤,需要重新分田亩,增粮食,免徭役,各种事都要安排。

扶苏道:“渭南的两万多顷田已分完了,整个渭南的田地也快到极限了,也没有其他的田地能够分。”

李斯没有当即说话。

扶苏又道:“王少府,洛阳还有不少田地能分吧?”

李斯颔首,道:“足够的。”

现在的形势就是田地多,人口少,洛阳以东的田地肯定是够分的。

扶苏道:“关中的田够分吗?”

王贲抬首叹道:“关中田地紧,不见得好分。”

扶苏搁下手中的竹简,搁下笔,望着这里还有的三两个小吏,低声道:“老师,张苍的事快做完了。”

闻言,李斯顿时来了精神,他差点忘了张苍,这个张苍大半年没有回丞相府了,一直都在咸阳桥边为公子办事。

张苍所做的就是迁民,重建村县之事。

扶苏道:“有咸阳桥以西的地图吗?”

李斯又给了边上小吏一个眼神,一张图就递了过来。

揭开这张图是以前的岐山以南三县,而如今三县都要南迁,就依次沿着咸阳桥的直道。

以前三个县的位置错落,而且分得很开,不好相互走动。

而现在,三个县搬迁之后,就在咸阳桥西侧的直道上,一条直道贯穿三个县,三个县都在一条道上,彼此挨得近,而且县的范围也更大了。

王贲看着地图琢磨道:“丞相,公子如此搬迁对将来征调民夫,征调兵马都有极大的裨益。”

其实王贲的话,还是没有跳出一个将军的思考范围。

李斯倒是看到了更多的益处,以前这三个县相隔很远,但现在改迁之后,人口更集中,更方便管。

扶苏解释道:“搬迁之后三个县都在咸阳桥的西侧,他们往来咸阳能够更便捷,加强咸阳桥的作用。”

李斯与王贲站在一起,闻言都是齐齐点头。

三个人看一个地图,有了三个方面的看法,王贲的看法还在调兵上,他是一个将军。

李斯是丞相,因此他看重的还是集权与制度。

扶苏觉得自己先前所注意的,是咸阳桥对民生与生产力的作用。

三人立场不同,看到的利益也不同。

不过都是有好处的。

历代的大秦丞相不仅仅是丞相而且还是管生产的人,商鞅之后的大秦丞相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子。

李斯是丞相,但他也擅长管生产,扶苏也在御史府看过诸多有关李斯的卷宗,与以前的大秦丞相相比,李斯这人行事的确不择手段,进取心强。

当初三县的族老担任县令,县丞。

即便对方退让了,原以为大家依旧能和和气气的。

可李斯呢,还是将他们的官职给免除了。

扶苏特别能够理解李斯的行为,现在这些族老会退让,但是将来他们很有可能会再咬一口,这不仅仅是那些脸面的问题,这是政令不通达的问题,秦的政令不能下到达县,何谈治理。

换作是自己,需要做到有功行赏,有错就罚,扶苏觉得自己没有李斯那么仁慈,李斯只是免去官职了他们的官职。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