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三十一章 一无所获的提问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三十一章 一无所获的提问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扶苏陪着高走到屋外,看着他坐上了马车,在一队兵马的护送下回去了,又蹙眉问道:“高住在商颜山吗?”

田安回禀道:“公子高住在宫里,白天在商颜山读书,晚上就回宫。”

看着马车越走越远,扶苏看了一眼河床边,蛙叫声此起彼伏。

翌日早晨,阳光刚出来,酷热就扑面而来,监禄正在带着队伍,将一车车的木料拉到河边。

扶苏站在河边,见到民夫手中举着一个个小木锤,正在敲打着桥面木板。

他们利用榫卯结构将木板固定,虽不能说是严丝合缝,但却很牢固。

这座咸阳桥除了方便渭河两岸,还要用于兵马通行与粮草运送,因此这座的桥面宽三十七尺,能够容下五匹战马并排通行。

横跨西渭河两岸,长一千两百尺。

这座大桥,是迄今为止渭河两岸最大的一座桥梁。

大秦一统天下,自然拿出无所畏惧的态度,修桥就要在最关键的位置,使用最好的木料,建设出最漂亮的桥。

扶苏很满意监禄的设计,虽说自己不过是将它取名叫咸阳桥,可在后世,它原本就叫咸阳桥呀,如何不令人高兴。

闲暇之余,扶苏会看章邯让人送来的军报,身为督建商颜山河渠的将军,他一如既往的尽职,每天都会事无巨细的汇报,以及开挖河渠与竖井的进度。

大秦依旧是个很古典的经营环境,即便是现在的人们,多数还是以物易物的状态,粮食就是最值得信赖的交易工具。

扶苏看着民夫们勤劳地敲打着桥面,再过三个月,一座漂亮的咸阳桥就会在他们的双手中诞生。

民夫们举着手中的木锤,一次次敲打着,随着太阳越来越高,天气也越来越高,豆大的汗水接连滴落在刚修好的桥面上。

扶苏见到一个啬夫快步跑向张苍,他到了近前慌忙道:“禀工室令,有几个人上前不肯捆安全绳。”

施工的要求是公子扶苏定下的,每个人上桥铺设桥面的人都要在腰上捆上一根粗麻绳保证安全。

现在正是渭水的涨水期,如此宽的河面,一旦跌入河中,救都来不及救。

闻言,张苍神色严肃道:“将那些人提出来,罚没一天工钱。”

啬夫快步跑开去吩咐。

啬夫一职在国政体系中,一直都较为贴近基层的一环,而在这个正在进行集权统治的大秦,啬夫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县的啬夫通常清楚一个地方的人口分布,壮年,幼年,老人几何。

啬夫中有调集民夫的,有管理马匹,或者看管各县各亭拥有兵器的人家。

如此,若是出了什么事,或者死人了,哪怕是有私斗,这些啬夫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官府消息。

大体上,这些啬夫都是与营造,劳役相关的事宜做得最多。

他们也是秦法中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理念践行者。

扶苏就站在边上,看着老师张苍给这个啬夫叮嘱。

于是,不绑安全绳的几人就被罚了一天的粮食。

扶苏感受着人们在施行秦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麻烦,而这些麻烦也在张苍有条不紊地安排下,一桩桩一件件地完成。

本来,张苍就是大秦的御史,本就是个大才,用来管这一座几百人的工事确实是大材小用了。

傍晚时分,又下起了雷雨,雷雨应声而下,眼看着渭河的水流越来越湍急,水位也越来越高。

在桥边,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枯燥的。

扶苏听说了高真的说服了叔孙通,让高能够与家仆们的孩子一起听课,并且住在了商颜山。

本意上,是想要这个弟弟能够早早的自立,他的确很懂事,也做的很好。

唯一的趣事是,王贲偶尔会带着一队美人,众人可以一边听着丝竹声,一边喝酒吃肉看着美人跳舞。

扶苏记得,那天看着美人跳舞喝酒之时,老师张苍曾经说过,毛亨此人最喜美人与美酒。

只是现在毛亨只能在商颜山吃饼教书,大概是看不到美人,也喝不到美酒。

到了八月之后,就没见王贲再来看咸阳桥的工程了,可能是朝中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办,听说此事与南方的有关。

扶苏只能让田安打听到一些零碎的消息,并不知此事的全貌。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