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49章 府试开考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第49章 府试开考

作者:Diki粑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主考官的声音落下后,几个皂衣衙役抱着印刷好的卷子,挨个号舍分派。

纸页摩擦的 “沙沙” 声混着考生压抑的呼吸,这种氛围也让人越来越紧张。

卷子 “啪” 地甩在王明远面前的木板上。

他没急着就开始做题,还是和之前一样,先依次看下每道题的内容。

第一题: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结合 “温故而知新”,试述为学之道。

(这题考《论语》基本功,需要融合理解作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第二题:《孟子・离娄上》有云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试析德法相辅之理。

(这题考辩证思维,治理之道,但是又有点深意,答题的时候得把握好尺度)

第三题:《大学》言 “格物致知”,宋儒与汉儒释义迥异,孰为治学正途?

(这题考学术视野与思辨能力,但涉及学术流派之争,需谨慎应对)

第四题:今岁多地遭蝗灾,粮价飞涨,流民渐增,当如何安民生、稳社稷?

(这题在府试这个阶段着实有些超纲,而且直击当下民生难题,需拿出切实办法,估计也是想通过这题筛选下真正的有才学之辈。)

第五题:以 “秋夜读书” 为题,作五言律诗,限 “光” 韵。

(这题感觉出题者很有巧思,和以往的春耕、劝农、劝学、花鸟鱼虫完全不一样,这是考验考生的发散思维了,还好难不倒他,之前他就收集了很多这方面的词。而且有柳教谕赠予他的改良版词的加持,应该问题不大。)

又思索了一遍后,定了定神,他提笔蘸饱了墨,先在草稿纸上落笔,依次作答。

第一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他脑中瞬间闪过前世工地上那些考了一堆证却图纸都画不利索的“理论家”,还有只会埋头苦干不懂总结优化的“老黄牛”。

每次被优化的永远都是这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感觉扯远了。

于是笔走龙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非独悦于温故,实悦于温故而知新也!……”

他巧妙地将“时习”解释为实践应用之悦,“温故知新”则点出反思升华之乐,二者结合,方为真“学道”。逻辑清晰,层层递进。

第二题: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有点像前世工地上光讲人情,安全条例形同虚设,迟早出事。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质检流程才是保障。

其实扣工资扣多了自然就遵循规范了!

而且他又想起来当初高空抛物,害他穿越过来的那个罪魁祸首了!

隐隐有点头疼,赶忙打住不继续往下想。

专心思索了一番后下笔:“善如春风化雨,能润民心于无声;法如规矩绳墨,可束恶行于有形。然春风无绳墨则散漫无归,绳墨无春风则僵冷难行……”

比喻生动,将抽象的德法关系具象化,点明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写完第二题后,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抬头一看,日头已经偏西,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这么久。

这会也才感觉到腹中饥饿,看来是答题答的太入神了。

他想起大哥考篮中给他准备的大饼。赶紧掏出来,就着竹筒里的凉水,大口啃了起来。

饼子厚实有嚼劲,麦香混合着椒盐的咸香,瞬间抚慰了辘辘饥肠。

对面号舍的考生见他吃得香,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窸窸窣窣地翻找起自己的干粮。

一时间,这片考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咀嚼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