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9章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求追读!)

第(1/3)页

太史慈与刘备合作,成功击退了围困北海的黄巾军。

而在此后,大约过了一两年,便去找了扬州的刘繇,从此再没回来。

中间这一两年的空隙,太史慈既没有投靠孔融,也没有投靠刘备。

原因则是与他的志向有关。

太史慈的志向是: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这里的升天子之阶,当然不是说太史慈想当皇帝,更不是辅佐孙权当皇帝。

他想要升的天子阶,是刘协的天子阶。

也就是辅佐汉帝,匡扶汉室。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会觉得太史慈很适合刘备的原因,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志向。

但刘备那时候还只是公孙瓒手下的手下,离太史慈的梦想还太远了。

等刘备当了徐州牧后,更是被徐州各世家整的焦头烂额,哪里还会记得当初不过一面之缘的太史慈?

至于孔融,那是又菜又迂腐。

真要遇上个紧急军情,沟通起来忒费劲。

所以在当时的太史慈看来,能帮助他实现这个理想的。

只有他的同郡好友,朝廷正式任命的汉室宗亲扬州刺史刘繇。

当然了,太史慈也多留了个心眼儿。

找刘繇时,只是以老友身份去看望他,而不是说自己是投靠他。

果不其然,找到刘繇时,他已经和孙策打了起来。

当时太史慈已是小有名气了,就有人劝刘繇任命太史慈为大将去抵御孙策。

但刘繇却认为,我要是用了太史慈,那我就成了名士圈的笑话了!

在刘繇这种知识分子看来,太史慈就是个跑腿的,根本没资格做大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张飞身上,不管这些武人如何尊重这些士人,只要你出身低,人家永远看你不起。

“现在太史慈就在东莱照顾其母,主公何不下一道征辟令,请他来徐州为官?”

李翊开口建议。

刘备问:“军师以为,当许以何职?”

李翊正色道:“太史慈虽无功名在身,然其志向远大,文武双全,怠慢不得,当以高官许之,彼方肯来。”

微微一顿,接着道:“不妨许以千石别部司马,有此一职,子义当来。”

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军官儿,张飞就是刘备的别部司马。

主要是掌管军权的,含金量十足。

但这也并不说给了太史慈别部司马,太史慈便真的能和张飞平起平坐了。

因为这个官职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性强,它相当于是一个编制外的军司马。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