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某乃天杀星李鬼是也 > 第91章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600张月票预加更)

第(1/3)页

李鬼傲慢地高踞马上,喝道:

“某乃山东来的统制,入京公干,听闻有奸贼胆敢行刺陛下,特来立功!”

“那大逆不道之辈必定不是临时起意,只怕早有预谋,暗中查探了不知多久的情报,断然不可能是孤身一人,背后说不得便有人指使。”

“这种人物,只怕身份不凡,在城中不知有多少窝点,断不可能藏在民宅之内。”

“尔等不妨挑那大户人家去查,岂不胜过在这民居之中乱撞?”

李鬼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招摇撞骗,冒充官人,其实是有原因的。

自古以来,国人的籍贯管理就非常严格,出行便需要有“身份证件”,什么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应有尽有。

最严格的便是秦朝商鞅发明的“照身贴”,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由官府发放,秦国每个人都有。

在当时,住宿是必须向房东出示“照身帖”的,否则没有人敢收留,以免犯下包庇连坐之罪。

后来作法自毙,秦孝公死后,商鞅被秦惠文王迫害,出逃时因为没有“照身帖”,房东无人敢留宿,无奈起兵造反,失败被杀。

但是呢,后来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变得宽松了,或者说技术退后了。

随着文科当家后,渐渐的,能够画出清晰准确头像的画工越来越少了,画家都跑去画写意图了,越来越有艺术感。

而众所周知,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不能精准,否则就显得匠气。

便是那唐伯虎的春宫图,在不懂欣赏的人眼中,看起来也不过是一群丑鬼。

从李鬼在沂水县的通缉令上的图像,便可见一斑。

于是“照身帖”就被废除了,改换成了各种牌子。

虎符还好说,两块往起一对,能够吻合便是真的,只要妥善保管不泄露给外人看到,便可防伪。

但是其他的什么鱼符啊、腰牌啊之类的,几乎都没有防伪的作用,很容易就被假冒。

为了防伪,唐朝的时候,给官员发放鱼符之外,还发放鱼袋,两个是配套的,勉强能起到些与虎符原理差不多的防伪作用。

不过到了宋朝就有了些变化。

宋朝商贸发达,太过严苛的户籍制度不利于商贾出行,于是管控就松懈了下来。

宋朝把鱼符给废了,只保留了鱼袋,但是几经调整之后,这鱼袋就变成了文官专用的身份象征,武将是没资格佩鱼袋的。

那武将用什么来证明身份呢?

那就是腰牌了。

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官职、姓名等信息,就完了。

请注意,这上面是没有人身形体貌之类的描述的,所以基本没什么大用,只能当一个通行证来用。

官员的腰牌,由官府成对制作,一个留档用来验证身份,另一个交给官员携带,免职或致仕后收回,调任后更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