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相国在上 > 061【杯酒】

相国在上 061【杯酒】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璇霄碎玉堕雕栊,呵砚犹温未竞枰。忽觉星斗已移阙,梅影斜分剑上锋。”

帷幕之后,身穿织锦轻裘、淡妆难掩美色的曲昭云默念着崔延卿的诗。

站在旁边的丫鬟低声问道:“姑娘,这首诗很好吗?”

“嗯。”

曲昭云语调轻柔,不急不缓:“这首诗蕴意深远,以碎玉堕檐和梅影剑光勾勒画境,以未竟棋局写出暗涌情境,又借星移斗转之说陈述人生理境,可谓三重意境熔于一炉。更妙处在于先前薛侍读讥讽崔编修乃阿谀小人,崔编修坦然承认,继而以诗明志。表面上这首诗不及高修撰之作慷慨激昂,实则笔法凝练克制,细细品味更胜一筹。”

丫鬟信服地点头,随即好奇地问道:“照姑娘这般说来,崔编修之作当居第一?”

曲昭云不置可否,微笑道:“还要看那位薛侍读能否拿出佳作。”

帷幕之外,堂内的寂静维持了一段时间。

不独曲昭云认可崔延卿的诗当属第一,庚辰科的进士们都不缺少这样的眼光,就连高廷弼都自愧不如地说道:“文远兄才情斐然,吾远不及矣。今日雅集诗会至此,想必诸君皆已认可——”

话音戛然而止,高廷弼猛地反应过来,朝薛淮歉然一笑。

还好他及时收住,否则未免过于轻视薛淮,毕竟对方还没有拿出诗作。

这时崔延卿反而向着薛淮说道:“匡时兄莫急,薛侍读尚未出手,最终结果怎能定论?”

“崔兄珠玉在前,那我也只好献丑了。”

在众人注视之下,薛淮敛袖而立,徐徐道:“腊月廿三,同科举子会于西城瞻雪阁。时值小年,瑞雪初霁,诸君围炉温酒,共话两年宦海浮沉。匡时兄命赋诗以志此会,余因记之以酬诸君。”

他向前一步,中正平和的嗓音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岁暮重开玳瑁筵,孤光先破九霄玄。”

帷幕之后,曲昭云轻声道:“破题平平。”

薛淮目光沉静,又念出颔联:“冻云欲锁昆仑柱,燧火已燃瀚海烟。”

这一刻他不禁想起原主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那些内心的纠葛和煎熬,他凭着一腔热血艰难前行,结果却是伤痕累累孑然一身。

不远处陈观岳静静地看着薛淮,他能体会到薛淮此刻的心情。

其他年轻官员虽然不及陈观岳看得透彻,但也知道薛淮这两年可谓苦尽甘来,诗中意便是镜中身。

“星槎待渡天河阔,鳌背堪载地轴旋。”

此二句一出,众人仿佛能感觉到薛淮心境的变化,不再是暗无天日,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薛淮顿了一顿,脸上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随即给出结句:“诸君莫叹浮生短,俯看人间八百年。”

堂内又是一阵沉寂。

崔延卿神情复杂地看着薛淮,嘴唇翕动,终究无言。

“好诗。”

陈观岳当先打破沉默,却无花团锦簇的称赞,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但是这两个字却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

他们回味着最后那句“诸君莫叹浮生短,俯看人间八百年”,望着薛淮年轻俊逸又显出沉凝气度的面庞,再想到他这两年处处碰壁却矢志不移的过往,对于这首诗不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某种角度而言,薛淮这首诗和先前崔延卿的即兴发挥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都是以诗明志,又夹杂自身的境遇和感悟。

崔延卿是愧疚和悔悟,薛淮则是放下纠葛豁达面对。

只不过在陈观岳看来,崔延卿固然才思敏捷,这番感悟却显得牵强,远不及薛淮一气呵成发自肺腑。

更不必说两人过去的表现就摆在那里,薛淮的诗作显然更有说服力。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