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九十一章 倒霉御史,虚伪帝王

大明:寒门辅臣 第九十一章 倒霉御史,虚伪帝王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华盖殿。

朱元璋放下书信,看向朱标:“战术背包是何物?”

朱标茫然:“儿臣不知。”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周宗,威严地说:“将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一遍,不可遗漏半句。”

周宗不敢怠慢,将至句容时的情景,与顾正臣的每一句对话,**不离十地复述清楚。

朱元璋低头看向书信,微微点头:“胥吏驭官,那是元廷。自大明开国以来,只有官驭胥吏。这小子没在书信里提县衙里的事,看来是有应对之策。这样才对,若连这群小人物都无法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何成大事?”

朱标站在一侧,并没答话。

朱元璋挥了挥手,让周宗退下,然后看向朱标:“顾正臣提到五戎,你怎么看?”

朱标微微弯腰,沉声回道:“父皇,儿臣想顾正臣应是想借练剑之名,讨要一二忠诚可信之人,如今句容胥吏已成一体,甚至连三班衙役都不听差,顾正臣此时处境颇是危险,手边又无可用之人,故此……”

朱元璋将书信丢在桌案上,呵呵一笑:“这小子还是文人脾性,有些贪生怕死。胥吏再敢胡来,还敢伤了他不成?”

朱标赔笑,嘴角有些不自然。

老爹啊,为了利益,别说胥吏敢伤害知县了。

想想当年,多少人曾明里暗里背叛你,若不是处置及时,咱老朱家估计可以找爷爷朱五四,上演大团圆结局了。

没错,开国六年来,确实没出现过胥吏害死知县的案件,但老爹,死在任上的官员并不是没有。听说去年有一知县死在广东,地方奏报原因是水土不服。

到底是水土不服,还是胥吏不服,朝廷没有再去调查。

朱标不希望顾正臣被“水土不服”,犹豫了下,迂回地说:“父皇,顾正臣说这战术背包,可增军队后勤,军士用其行百里,不觉更多疲惫,儿臣以为,倘若真如其所言,或是军中重器!他日远征沙漠,定有奇效!既然他要两名军士测试战术背包,不妨先给他两人在句容候着。”

朱元璋略一沉思,答应下来:“战术背包确实干系重大,一旦有所成,可增军队战力。既是如此,就让沐英差两人去句容吧,周宗与五戎就算了,他们是你们的亲卫,不可亵玩。”

朱标心头一喜,取走信之后,行礼退出华盖殿。

朱元璋拿起一份御史奏折,目光变得幽冷起来:“有人知会金陵御史,弹劾你?呵呵,顾正臣,你是在告诉朕,句容胥吏或地方大族勾结了金陵御史,想要致你于死地吗?看来,谁在此时弹劾你,谁就是恨不得你离开句容之人啊。”

御史台。

监察御史李让匆匆找到御史大夫陈宁,低声耳语。

陈宁眼神一亮:“此事当真?”

李让肃然应道:“属下怎敢欺骗,字字当真。昨日还有来自句容的商人,我也去打听了,那顾正臣确实许给了徭役银钱,这件事在句容闹得人尽皆知,百姓说顾正臣爱民,体恤百姓,可那些大族都在看顾正臣的笑话,坐等他离开句容。”

陈宁脸上浮现出一抹阴冷的笑意:“这个可恶的家伙,若不将他处理掉,我陈宁的威严何在?此事你来上奏,往大了写,往死了写!做成了,我会保举你为殿中侍御史。”

李让激动不已,这一次算是赌对了。

八月时,陈士举受命于陈宁,去吏部司勋部改了顾正臣的赴任官凭,结果事情闹大,陈宁为自保全推到了陈士举身上,最后陈士举发配广东阳江。

这件事影响到了陈宁在御史台中的威信,一众监察御史虽嘴上不说,却在暗中看不起陈宁做派。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