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43章 神龙残梦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943章 神龙残梦

作者:哈李路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5: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宝应元年,三月。

长安的春寒还没褪尽,风裹着料峭的凉意,从神龙殿破损的窗缝里钻进来,卷着地上的灰尘打了个旋,落在李隆基枯槁的衣襟上。这位七十八岁的帝王,此刻正蜷缩在殿内西侧的角落,背靠着冰冷的宫墙,像一只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的老兽。

他的头发早已全白,稀疏地贴在头皮上,几缕垂在额前,遮住了那双曾盛放过整个大唐风华的眼睛。

如今那双眼空得吓人,没有悲喜,没有怨愤,只有一片死寂的茫然,仿佛连殿外掠过的飞鸟,都不值得他抬眼多看一瞬。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殿外巡卫士兵的脚步声偶尔传来,“踏、踏、踏”,每一步都像踩在他的心上。

那些士兵是李亨派来的,殿里侍立的两个宫监也是——他们从不主动开口,除非他要水要饭,否则只会像两尊木偶似的垂手站着,眼神里没有半分往日对“陛下”的敬畏,只有小心翼翼的监视。

李隆基抬手,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想去拂掉衣襟上的灰尘,可指尖刚碰到布料,就无力地垂了下去。

他想起天宝十四载之前的日子,那时他还是长安城里最尊贵的人,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是万民称颂的“三郎天子”。

那时的宫监,见了他要跪行三步,说话要压低了声音;那时的陈玄礼,总持着一把鎏金鞘的长剑,立在宫阶下,眉目如炬,只要他一声令下,哪怕是刀山火海,陈玄礼也会带着羽林军闯一闯。

那时的高力士,更是片刻不离左右,捧着温热的茶盏,轻声细语地说着宫外的新鲜事:“陛下,今日太白先生又在沉香亭醉倒了,还说要陛下赐他一坛新丰酒,才肯写新的乐章呢。”

想到李白,李隆基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他记得那个狂放的诗人,总是一身白衣,仗剑而来,醉了就靠在栏杆上,挥毫泼墨时,墨汁溅到龙袍上也毫不在意。

有一次李白醉得厉害,竟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虽面露难色,最终还是照做了——那时的他,是容得下这般狂放的,因为他知道,大唐的气度,就该藏在这些才子的傲骨里。

可如今呢?陈玄礼早在马嵬坡后就病逝了,高力士被流放巫州,至今杳无音讯。而那个会为他舞《霓裳羽衣曲》的玉环,那个鬓边别着牡丹、笑起来能让长生殿烛火都亮几分的女子,也早已化作马嵬坡下的一抔黄土。

他忽然觉得心口发紧,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正攥着他的心脏往死里捏。

他想起天宝十五载的那个夏天,安禄山的铁骑踏碎潼关,长安城里人心惶惶,他带着玉环、皇子和亲信,趁着夜色逃出了大明宫。

走到马嵬坡时,六军不发。

可比起马嵬坡的痛,更让他寝食难安的,是开元二十五年的那个雨夜。

那天他听信了武惠妃的谗言,以为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要谋反,竟一时昏了头,下旨将三个亲生儿子废为庶人,随后又赐了死。

他至今记得,三个儿子被押走时,跪在宫门前哭着喊“父皇饶命”的模样。

李瑛是太子,从小就聪慧,五岁时就能背出《论语》,他曾亲手教过他骑射,说“吾儿将来定是个能守得住大唐江山的好皇帝”;李瑶擅长诗文,每次献上新作,他都会拿着仔细品读,还夸他“有太白之风”;李琚则爱舞剑,剑法凌厉,颇有当年薛仁贵的影子。

可他就那样,因为一句谗言,杀了自己最疼爱的三个儿子。

后来武惠妃病逝,他才慢慢醒悟过来,那些所谓的“谋反证据”,全是假的。可人死不能复生,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对着三个儿子的牌位,一遍遍地忏悔,可忏悔又有什么用呢?牌位是冷的,再也不会有人喊他“父皇”了。

“咳、咳咳……”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捂着嘴,咳得身子不停发抖,眼角沁出了几滴浑浊的泪水。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他刚从韦后和安乐公主手里夺回皇权,意气风发,站在大明宫的丹陛上,对文武百官说:“朕要让大唐,比贞观年间更盛!”

他做到了。

开元年间,大唐的疆域东起朝鲜半岛,西至咸海,南抵越南顺化,北达贝加尔湖,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