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十二章 本宫现在最想要的,就是燧发枪!(加更求数据!)

第(1/3)页

“对了,毕大人,你有没有认识的火炮专家?”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继续开口问道。

虽然毕懋康是个难得的火器专家,但看得出来,他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改良火铳这类的火器。

火炮这玩意儿还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做!

毕懋康沉思了片刻之后道:

“老臣还真知道两个人,他们对于火炮都有相当独特的见解。”

“一个是宋应星,一个是汤若旺!”

宋应星,明末科学家,他的科技创新对于后世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的那本《天工开物》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

他在农业方面的研究非常高深,并且提出了许多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他在手工业、冶金业、以及纺织业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也发明了许多可以提高生产的工具。

总而言之,他确实是一位大才!

至于汤若望,他就比较特别了。

因为他不是明朝人、也不是汉人,而是来自德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明末的时候,大量的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了明朝,想要将他们的信仰传播到明朝各地,汤若旺就是其中之一。

不同的是,汤若望除了会传教之外,自身还具备非常多的西方先进知识。

他不只对天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甚至汤对于火炮也是如此。

崇祯曾经命他帮助兵仗局改良现有的火炮,汤若望最终不辱使命,成功改良了火炮,甚至还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

这本书名为《火攻挈要》。

这本书里记载了欧洲目前最先进的火炮制造技术,是明末有关西洋大炮的最权威的著作,甚至一直到满清后期影响都很大。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当然知道这两个人的存在。

其中宋应星之前已经派人去找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来到京城。

至于汤若望........

这家伙其实一直都在京城,甚至每天上朝的时候,朱慈烺还会看到他。

因为他现在是大明钦天监的监正。

钦天监,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古代国家的天文台,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

而钦天监鉴正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