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58章 很难让人不崇拜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第58章 很难让人不崇拜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古斯塔夫详细解释了他们一开始为什么会选用省力滑轮组吊运炮弹,而非电动机——

这并不是偷工减料,实在是炮管升降太慢,导致其他并行的环节加快了也没用。

其他活先干完了,也得眼巴巴地干等着,等炮管慢吞吞放平,才能操作后续环节。

但现在鲁路修提出了新的场景,新的需求,这些问题就值得商榷了。

鲁路修斟酌了一会儿后,点评道:“你们之前已经有所准备,那倒是不错,省了很多前期工作。只不过现在情况和需求有变,我们要的不再是跨海峡炮击对面的城市。而是灵活部署、近岸阻止敌方战舰的炮击。

所以,大仰角功能倒是可以省略了,俯仰机也可以极大简化。我们仍然只需要和战列舰上一样,最大仰角20度左右就行。射程指标也可以极大放宽,从46公里缩回30公里以内就行。

这种情况下,你们能不能造出‘可以不用把炮管放平回水平角度、直接在10度或者20度仰角下就装弹’的装填机?因为如果能省掉放平炮管、再重新扬起炮管这个最费时的环节,射速就能极大提升了。而扬弹环节加入电动卷扬机的话,也能比人力滑轮组快得多。”

鲁路修一边说,一边还在草图上用铅笔写写画画,作些示意。

饶是古斯塔夫非常专精本业,也不由看得心驰神往。

且不论这位上尉的细节设计能力如何,至少他对技术方向的指导是非常精准、远见的。

他能轻易看出问题的瓶颈症结所在,然后尽量利用手头现成的资源,围绕着短板弥补。

这种技术项目统筹能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古斯塔夫稍稍评估了一下,又神色肃然地拿起电话请来专业的项目经理、核心工程师,大家一起讨论了一番,才得出一个结论:

“鲁路修上尉,您的意见确实有可能做到,也能让开火速度提升数倍!不过这么做也有一些难点需要解决,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代价。”

鲁路修:“先说代价吧,我想应该都能接受。”

被喊来的技术负责人便一条条列举:“舰炮的身管寿命一般在200~300发,然后就会炮膛烧蚀精度下降。改为列车炮后,原本射速下降,炮管冷却环境变好,可以精度射800炮。现在重新提速了,寿命会再次缩短回300发……”

鲁路修:“这些都无所谓,这都是成本问题,相比于战果和胜利,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不就是加钱多买耗材么,军方愿意掏的。

克虏伯的人又提了几个点,要加些东西,比如“20度仰角装弹”需要专门的坡度滑轨,还要可折叠以便开炮前挪走。

这些也都能解决,加钱就好了。

讨论到最后,只剩下极个别卡点——主要是填弹的最后一步,炮弹都已经在滑轨上放好了,本该由一群炮兵用人力举着推弹杆,把炮弹平推进炮膛。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