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十七章 朕,尚节俭!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九十七章 朕,尚节俭!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44:1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自从经历了之前的从国帑支取四千两银子的反复之后,大明的李太后也算是对小皇帝颇为安心了,既然元辅说要皇帝见见外官、见见县丞、耆老百姓,那就见见好了。

又不是十岁看老一看就不成器的孩子,有什么不能见的?

过年了,大明的各个级别的官员,都能见到皇帝,也算是皇威的彰显,哪怕它只是一个初升的太阳。

朱翊钧借着张居正讲筵,把公与私的定义和国帑内帑断舍离的发展过程,详细的解释了一遍。

月港的市舶司抽分,所有抽分所得是五五分成,这和其他税赋的分账方式是不同的,大明其他税赋的分账大抵保持在三七开的分成法,就是内帑三,国帑七。

这是当年,为了让开海事能够持续得到皇帝的支持,谭纶、许孚远、涂泽民、殷正茂也是‘贿政’隆庆皇帝,制度性的贿赂皇帝,以求获得皇帝支持开海,当然换成大明的叙事风格,谭纶等一众开海派,那是表达自己的恭顺之心。

朱翊钧穿的比较单薄,握着长棍,全神贯注的盯着骆思恭,他在跟骆思恭对练长棍,他们俩都是练得俞大猷的剑经短兵长用的棍法,俞大猷的棍法非常凶猛刚烈,讲究一个:势犹如圆石转于万仞之山,再无住歇。

只要被拿到了一点点优势,之后的攻伐就是连绵不绝,源源不断,如同狂风骤雨一般的砸过去,直到把对方彻底打死。

骆思恭在长期的对练过程中,越来越谨慎,因为他面前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在武道一途上,始终玩的都是四个字,阴险狡诈。

在骆思恭的眼里,小皇帝陛下根本就是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盘踞时防守密不透风,进攻时,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来了!

骆思恭屏气凝神的看到了小皇帝的肩膀动了,这是进攻的信号,很快一记势大力沉的横扫向着他的胸腹扫了过来,骆思恭立刻立棍格挡,格挡之后,立刻转身、挑棍上肩、提右膝踏右腿,松左手,向前撩棍而出,打向了小皇帝的裆部。

这一击又快又狠!

在武功房看小皇帝习武的陈太后和李太后,那心一下子就被吊起来了!虽然说皇帝下了严旨,不能留手,不得藏私,必须要全力以赴,但是那种地方,也可以用这么大力气打过去的吗?

朱翊钧反应极为迅速的挡住了这一击撩阴棍。

不等骆思恭收棍后退,朱翊钧左脚踏出,成弓步,端起棍就是一个直刺,直奔骆思恭的中盆,也是奔着下三路就去了。

骆思恭心呼不妙直呼上当!根本没有破绽,小皇帝故意露出破绽,引他进攻!他急忙拖棍向后,躲开了这一击直刺,但为时已晚,已经被小皇帝拿到了破绽。

朱翊钧收腿,左手松握、右手向后向上提拉收棍后,立刻左脚左前闪步,右脚擦地弓步,腰腹发力向前旋推,手中长棍划过了一道弧线向右前用力的点去,缩身藏头,一击摘心挖眉的连招,连点带挑,直奔骆思恭的胸、面而去。

这一连串的动作,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如同毒蛇吐信一样探出!

骆思恭接住了第一招,没接住第二招,直愣愣的看着近在眼前还在晃动的棍头,头皮一阵发麻,只要往前再送一点,立刻就能点碎他的眉心骨,当场毙命。

朱翊钧收棍,气急败坏的说道:“你不讲武德,居然用撩阴棍!”

骆思恭想起直刺自己中盆的那一击,角度刁钻,小皇帝你没有奔着下三路而去吗!大家都一样不讲武德!

“臣有罪。”骆思恭擦了擦额头的汗,再次架棍,接着对练。

骆思恭今天一直输,一次都没赢过,搞得骆思恭人都傻了,平日里胜负还能四六开,他四皇帝六,今天直接就是零十开了,他零,小皇帝十!

“不打了,不打了。”骆思恭选择了投降认输,自己单方面挨打的对练,要多憋屈有多憋屈,他打又打不过,还不能骂人,只能窝了一肚子的火,手中便越没了章法。

“你看伱,你又急。”朱翊钧收好了长棍,笑着说道:“咱告诉你,你为啥一直输。”

朱翊钧分析了自己对俞家棍法的习武心得,他叫来了缇帅朱希孝说道:“这俞家棍法,想练好,似乎必须先练好这连环步,就是粘连绞织,左右脚互为子母,剑经说,要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连绵不绝,配合棍法才能使用。”

“咱用这连环步,拧腰切胯合膝,就像这样。”

朱翊钧展现了一下子自己的脚下的步法,连环步的一些动作要领,这都是他挨打挨出来的,骆思恭没有一点恭顺之心,打起人来,就跟个疯子一样,根本不留手,为了能赢骆思恭,朱翊钧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最终把这连环步给练成了。

“陛下,腰胯腿膝肩肘臂腕棍贯通一气,棍势朴实不崇花招、动作迅猛变化敏捷、快慢相间攻守有度,棍走风响两脚生烟,身腰辗转快如电,形无定招势如虹,臣为陛下贺。”朱希孝看完了小皇帝的步伐,颇为认可的俯首说道。

小皇帝是下了功夫去钻研的,而且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总结,这棍法已经趋于熟练,接下来都是经验了。

棍一拿一戳,其实就是长兵的精髓,练好了棍,就能练好其他的长兵。

这不是说小皇帝不用练了,只是说小皇帝的棍法已经入了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棍,是要练一辈子的。

“也是为难缇帅了,想这么多词儿,不会拍马屁,就不用绞尽脑汁的想这些词儿了。”朱翊钧听到朱希孝拍马屁,也只是乐,朱希孝不擅长这些词,一听就是背书。

朱翊钧和骆思恭好生交流了一番这步法的运用,长期站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下盘不稳,一切都是虚的,下盘不稳,整个人都不稳,对练的时候,不把自己给绊倒了,那就是祖宗保佑。

朱翊钧总觉得这天下武功,都是站桩,无论是骑射、步射、短兵、长兵,不谈下盘,只谈招数,都是虚伪之事。

朱翊钧这下盘,极其扎实,所以始终压着骆思恭打。

万历元年十二月下旬,小皇帝开始忙碌了起来,各种祭祀活动需要他出席,本来这些祭祀都是由成国公朱希孝代劳,但是朱希孝已经走了,礼部议让英国公代劳祭祀,这也是从弘治年间留下的习惯。

张居正不同意,廷臣也不太同意,天下大事,唯祀唯戎,这祭祀之事,还是让小皇帝亲自出马比较好,哪怕是过几年,小皇帝长大了,亲政了,局势完全稳定了下来,再由武勋代劳也不迟。

廷臣们议论纷纷,小皇帝取了张居正的主意,亲事亲为,这本就是皇帝的工作内容,让别人代劳,干脆这皇帝让别人当算了。

忙忙碌碌中,一条四川的消息,传回了京师,人心振奋,奔走相告,四川总兵官刘显父子率领十四万大军,荡平了都掌蛮,西南夷都掌蛮被彻底消灭。

西南夷都掌蛮,就是僰人,大明和西南夷都掌蛮的恩怨情仇,要从洪武六年说起。

洪武六年,太祖高皇帝说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这也是历代的做法,这些世袭的土官,在当地个个都是土皇帝。

很快,以都掌蛮为首的西南夷攻破州县,高、珙、筠连、庆符等县,太祖高皇帝派兵平叛。

都掌蛮洪武年间,被摁了下去后,到了永乐年,又攻破了高、珙两县,朝廷只能派兵平叛。

景泰元年,都掌蛮杀朝中公差,扬言:若是大明朝廷再派公差前来,定会报复,将所有进山的公差绑在树上吊死,以威慑朝廷。朝廷只好派兵平叛。

到了成化年间,明宪宗实在是受不了西南夷的反反复复,在朝臣黄明善的建议下,五毒之计平定都掌蛮。

都掌蛮终于安静了七十多年,一直到了隆庆六年末,都掌蛮再次谋叛,而这一次,统兵的刘显,把都掌蛮灭了个干干净净,再没有任何的差评了,再也不会有什么反复了。

兵部尚书谭纶再下令,对逃遁在深山中的都掌蛮继续剿杀,铲削祸本,席卷云彻,以绝苗裔。

朝中毕竟没有都掌蛮出身的大臣,那自然没有人为都掌蛮张目,都掌蛮的反反复复已经把事情拧成了死结,都掌蛮和大明互动了两百零一年,在摩擦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都掌蛮,也成为了历史长河里微不足道的注脚,只留下了悬棺挂在悬崖上,任由风吹雨打,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

朱翊钧为此专门到皇极门,听鸿胪寺官宣奏了四川克平都掌蛮的捷音。

为了照顾小皇帝的体力,张居正和礼部议定,过年仪礼,除皇极殿百官行八拜礼、致词庆贺之外,其余礼仪皆废辍。

朱翊钧其实想说,自己体力非常的好,每天十里地的跑步,那可是气息绵长,只不过那些个礼仪又臭又长,流于形式,皇帝大抵都不乐意参加,从嘉靖二十一年起,连每年奉天殿(皇极殿)接见朝臣八拜和贺岁都取消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