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一百章 大改革时代,来了!跨出关键的第一步!

第(1/3)页

洪武二十五年。

农历十月初二日。

一大早,前来吴王府的官员,便挤破了大门。

松江府上奏,数月前有倭寇侵袭,奉朝廷令加固城墙和海防,然共计需用银七十余万两,松江府自筹四十余万两,还须朝廷拔款三十余万两。

杭州府上奏,近年大水频发,江河泛滥,今冬需要修堤固防,讫朝廷拔款六十余万两。

太原府上奏,为防北元南侵,欲移民实边,以加强边防,需要朝廷拔银三百余万两。

……

昨夜令姚广孝封了户部的账簿和库房,户部也不再拔银,各部各府的官员们,自然就都来找吴王要钱了。

……

“通政司一千六百五十二封奏章,其中八百余封是请求朝廷拨款的,二百多封是请求减免税赋的。”

“总计要求的拔款总额为三千七百六十余万两。”

“总计要求减免的税赋总额计八百六十余万石。”

经过一夜的奋战,杨士奇已经将所有奏章,全部清理了一遍。

他刚刚汇报完毕,外面便有人来报。

“户部尚书赵勉,工部尚书严震直求见。”

朱允熥当即让他们进来,见礼完毕后,他笑问道:“两位大人携手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赵勉瞥了严震直一眼,严震直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殿下,去岁长江沿线,降雨过多,四处泛滥成灾。”

“所幸得天之佑,最终的损失,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但洪水之事,却不可不防。”

“卑职不久请奏请朝廷,在今冬加固长江大堤,以防来年大水。”

“此事之前陛下早已批准,眼瞧着已是十月,很快就要开工了。”

“可今日去户部支取修河堤所需的银粮款项,却发现户部的库房都被封了。”

“卑职又去找户部尚书赵勉,可他竟说户部没银子,不能给拨付银两。”

“这修大堤的旨意,早就发出去了。”

“几十万民工,有些人都在路上了。”

“这个时候说没钱修堤,可如何是好?”

他连连打手,显然焦急无比。

朱允熥目光转而望向户部尚书赵勉,道:“怎么回事?”

赵勉上前道:“殿下,不是卑职不给他拔银子,实在是户部没钱啊!”

“去岁朝廷一年的税赋,总共才两千六百余万两银子。”

“去掉官员们的俸禄,士兵的军饷,各地修建城防,救灾,赏赐功臣武将等,勉强还算有些结余。”

“如今户部存银五百余万两。”

“这是朝廷仅有的一点家底子。”

“总得留着点以备不时之须吧?”

“万一有战事或是大灾,朝廷也能用得上。”

“可严大人一开口,就要三百万两银子。”

“卑职要是拔给严大人,那大明的国库,可就基本上全空了。”

“这要是有什么急事,朝廷却拿不出银子,那该怎么办?”

“反正卑职是不敢拔的。”

“户部这个家,卑职也当不了啦。”

“太孙殿下要是认为谁有能力,就让谁来当吧。”

赵勉怒气冲冲,道:“反正皇孙殿下昨日已经派人封了户部的账簿和库房,不如干脆就让人来接管户部好了。”

朱允熥听他说完,冷冷道:“怎么?赵大人是觉得本王不该派人封了户部账簿和库房,这户部的账,本王查不得吗?”

赵勉拱手道:“岂敢?”

“户部是大明的户部,又不是卑职赵勉的户部。”

“吴王殿下身为监国,想要查账,自然是查得的。”

他语气稍稍一变,拍手然后一摊,道:“可是,这查账归查账,它也变不出钱来啊!”

“现在不光是严大人要银子,大明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哪一个不找我要钱?”

“要是全给了,五个大明国库的钱,也不够他们分的!”

他的声音刚落,朱允熥的言语骤然如金石般响起。

“确实不够!”

他站了起来,道:“昨日从通政司拿回了一千多封奏章,其中一大半都是要钱的。”

“若是按他们的请求,全数拔下去,一共需要三千七百六十余万两银子。”

“刚才赵大人说,大明国库如今所有的存银,只有五百余万两,五个大明国库,确实不够啊!”

严震直一听更急了。

“别的地方,能省则省一点。”

“可这修河堤的银子,却是万万也省不得的!”

赵勉仍气定神闲,道:“那我也没办法。”

朱允熥目光落在他身上,道:“你是户部尚书,此事就得你想办法。”

“你也不要说什么撂挑子不干了之类的话,你当咱大明的官员是什么?”

“是你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吗?”

“你且说说,有什么法子?”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