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 赵云与巨寇

第(1/3)页

中平三年,秋分时节,此时的秋风已经带上了关中平原特有的凛冽。

一支自冀州而来的队伍正向着西南方向的高陵城行进。

这支队伍约百余人,为首之人,竟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星目剑眉,丰神俊朗,身披寻常皮甲,外罩半旧的白袍,胯下一匹白马,一路的风尘仆仆都未能掩其眉宇间的勃勃英气。

而此时的高陵城郡守府内,刘珩在接到一封信后,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

随后他亲自迎出城外,在官道旁等待。

当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时,刘珩迅速起身眺望。

队伍到近前,为首的俊朗少年看到刘珩后迅速翻身下马,抱拳行礼:“常山国赵云,率郡国义从,拜见刘府君!”

“子龙快快请起!”

刘珩狠狠的压住嘴角,尽量让自己看着平静一些,随后亲自上前扶起赵云:“常山俊杰,远道来投,乃我左冯翊之幸!一路辛苦,先入城歇息。”

而后刘珩把着赵云手臂进入城中时问道:“我曾闻冀州豪杰大多投奔于刺史王芬,子龙为何舍近而求远?”

赵云诚恳地说道:“而今天下不定,百姓有倒悬之危。我等皆认为当追随施仁政者,曾听人言:若天下郡守皆如左冯翊刘侯,何愁天下不太平?故来投府君!”

“此谬赞也!”

刘珩有些汗颜,这些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

刘珩并没有立刻给赵云显职,而是将他与一众义从编入徐晃所部,赵云则暂代屯将一职,参与清剿左冯翊境内残余的流寇盗匪。

对于刘珩的安排,赵云毫无怨言,只是认真地执行着每一次命令。

直到一个月后,一股盘踞山中时日已久的山贼,依仗地利将徐晃所部诱入狭窄山谷,并以滚木礌石堵死退路,居高临下放箭,形势危急。

就在徐晃欲不顾伤亡强行突围时,一声清越的叱咤响起:“公明将军莫慌!赵云来也!”

只见赵云率数十骑出现在谷口,赵云纵马冲向山贼头领,胯下马如离弦之箭,直奔那山贼头领,距离还有二十步时,赵云猛的掷出手中银枪!

“噗嗤!”

银枪精准地贯穿了那头领的身体,将其钉死在身后的树干上!势大力沉的一枪瞬间吓破了一众山贼的胆。

“好!”

徐晃看得热血沸腾,大吼一声:“儿郎们,援军来了,随我杀出去!”

他抡起贯石斧,当先向谷口冲杀。

赵云拔出银枪,与身后一众义从杀入敌群,随着枪影翻飞,群龙无首的山贼迅速溃败。

徐晃没了谷口箭矢滚木的压力,率领部下迅速杀出,随后便是攻守易形,徐晃与赵云在山中四处剿杀溃败的山贼。

此战之后,徐晃与赵云二人愈发惺惺相惜,情同莫逆。

而后赵云以其过人的武勇和沉稳的性情迅速在刘珩军中站稳脚跟。

中平三年九月十七,刘珩正式任命赵云为校尉,独掌刘珩麾下精锐骑兵,号“玄甲营”。

赵云则因其白马银枪,士卒皆敬称其为“白马校尉”。

中平三年冬月,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左冯翊北部的黄土塬。

一伙约仅有十余人的流寇直扑左冯翊北部的一处屯田村落,虽然人数不多却凶悍异常,为首的大汉尤其显眼:身高近九尺,膀大腰圆,黢黑的脸庞上环眼怒睁,一脸短须如同钢针,有些丑陋的面貌配上极其高大的身形,让人很难不注意到。

而后在村口,这支流寇遇到了徐晃亲率的一支三十余人的精悍巡边小队,惨烈的遭遇战瞬间爆发。

徐晃的部曲皆是百战老兵,凭借着甲胄傍身结阵而战,悍勇无比。然而那匪首更是凶悍,硬生生撞入军阵。

一名持盾悍卒试图阻挡,被匪首一戟横扫,随后狠狠撞在盾上,士卒连人带盾都被撞飞出去,另一名挺矛刺来的士卒,被匪首左手一把握住长矛,随后一脚便踹得那士卒倒地抱腹,哀嚎不已。

徐晃看得眼角直跳,怒吼一声:“贼子休要张狂!徐晃在此!”

随后他弃马步战,挥动贯石斧,迎向匪首。

“铛!铛!铛!铛!”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