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本大明一赘婿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戒心

我本大明一赘婿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戒心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1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关于人事的诏书,自然是最长的,郑和洋洋洒洒地念了半天,总算是将封赏念完了,北平系的官员将领和建文旧臣都受到了和他们之前的付出对等的回报,而对于其他官员的安排,朱棣显然也是早就打好了腹稿。

靖难四年,被建文贬谪的官员数不胜数,而大明现在是需要安稳的,这也就意味着需要许多官员回到岗位,所以除了那些上了奸佞榜的官员,朱棣大方地表示既往不咎,哪怕是盛庸平安这样恶心自己几年的将领,只要肯投降,一律官复原职,总之朝廷现在的空缺一定要填满,江山一定要尽快安稳下来。

能想象朱棣写到这里的时候肯定是死死咬着牙的,平安盛庸这种给他添了几年堵的将领,他难道真的想放过?只是江山虽然已经在手,但舆论的力量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自己的身上已经被打上了反贼的烙印,这没办法,所以早点把一切都安稳下来,是他现在最为急切的。

凡事要看得失,忍一时的恶气,换来江山稳固,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再说了他现在是皇帝,真想要秋后算账,谁跑得掉?

本着这样的心思,朱棣算是做出了最为宽容的选择,和他打过仗的将领,写奏折骂过他的文官,一概既往不咎,反正除了恨得牙痒痒的那几个人,其他人只要缩了脖子当良民,从今以后就一起齐心协力治理天下。

当然,这样的态度未免有些讨好和退让,不过朱棣很早就清楚了一点,那就是当皇帝虽然天老大地老二看起来很爽,但实际上不一定是来享福的,朱允炆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坐上了这个位置,为君之道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般简单。

很显然这样的态度让百官都放下了心,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朱棣一上位就追着之前打过仗骂过他的官员找麻烦,能放下一切,他们也好彻底站到朱棣这边。

关于人事的安排就这般过去了,这份圣旨宣读的时间最长,等到郑和念完,抱着各种心思的百官都松了口气,毕竟这登基的仪式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可还没等他们拜下去,郑和反手又摸出了一份圣旨!

百官瞠目结舌,没完了吗?朱棣怎么跟太祖朱元璋一样,是个工作狂?这可是你的登基大典啊,又他娘的不是朝会。

郑和清了清嗓子,继续念了起来:“江南四府,复洪武税赋,四方水灾干旱,俱免除两税,且地方官府须得开仓济民,后向朝廷禀报,着都察院锦衣卫遣官吏巡视地方,有瞒灾不报、有灾不赈者,逮捕法办!新朝初定,各地官府,宜以抚民安军为重,有奸贪者,重罪!京官七品以上,外官县丞以上,各举一人,量才撰用,如有贪污,连坐!”

明明是六月,却仿佛有一阵冷风刮过金殿,百官都想不到,登基大典还没完,朱棣居然已经开始施政了!

这份圣旨是关于税赋和吏治的,一是要平衡天下税赋;二就是表明朱老四他重视灾情,如今他当了皇帝,谁要是再敢往灾情里伸手,别怪他翻脸不认人;第三嘛,就是关于反贪了,能看出来朱老四对于贪污的痛恨程度和朱元璋有得一拼,在登基大典上就颁布反贪令,摆明了是要让官员们手脚放干净点,而让高级官员举荐人来考察做官,则是因为朱老四发出了警告,刀已经磨亮了,谁要是觉得脖子上顶个脑袋累,朱老四不介意送他们一程,有预备官员,到时候官员紧缺的情况若是也好处理。

对比起前三份诏书,这一份可以算得上是恶意满满,很显然朱棣没打算把登基大典这么糊弄过去,永乐四大诏,第一道推翻建文,第二道摆明出身,第三道安抚群臣,而第四道,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百官,他朱老四不是朱允炆那种可以糊弄的皇帝!

建文四载宽政,解去了洪武朝百官瑟瑟发抖的寒霜,而如今听闻了这道诏书,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个想法。

官员的日子,又要难过了!

……

“哎哟,靖国公,走慢点!”

大赦天下的结语之后,朝会散了,顾怀刚刚走出大殿,身后一道喊声就响了起来。

可惜顾怀丝毫没有已经成为大明一等爵位国公的觉悟,压根不知道别人在喊他,只是一边想着事情一边往外走,直到袖子被人扯住,他才惊讶回头,拉住他的居然是曹国公李景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