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之银狐 > 四十九章 预防针

三国之银狐 四十九章 预防针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36:2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黄门亭所在的位置是在新野以东,处于淯水与比水之间,差不多是后世南阳市唐河县的西南方。

所以从这里南下,过了比水之后,就是湖阳县境内,双方距离非常近。

沈晨他们是早上七八点钟出发,差不多两个时辰,中午到的湖阳,湖阳县令听说后,亲自过来邀请他去府衙一起吃顿午饭。

汉代大多数百姓吃两餐,在十二时辰当中,早上7点到9点叫食时,对应的是地支中的辰时,吃早餐的时间。

下午3点到5点叫晡时,对应的是地支当中的申时,中饭和晚饭一起吃,之后就不会吃东西了。

但那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九成以上的百姓生存艰难,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终日劳作也仅仅只是两餐勉强温饱。

而对于高门权贵来说,别说三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因此得知湖阳县令邀请,邓洪在与夫人和沈晨商议过后,欣然赴约,除了县令以外,还有两个当地的名门望族湖阳冯氏以及湖阳樊氏。

邓洪让奴仆们看守着车辆,再派人去城里找酒楼送了一些饭菜过去,他和夫人沈晨三人则随着那位李县令进入了府衙。

李县令身边还有两人,一位是冯氏家主,大概三十余岁,另外樊氏家主则四十岁上下,分别叫冯垓,樊禾。

进入厅内后,李县令高坐主位,邓洪和夫人坐在他右手下方第一的位置,沈晨则一个人坐在第二位置,对面便是冯氏和樊氏两大家主。

双方互相见礼,攀谈感情。

说起来冯氏和樊氏与老刘家跟老邓家都有很大关系,湖阳樊氏便是光武帝刘秀舅舅樊宏的家族,拥有巨大的庄园和数不清的奴仆,良田数万亩。

冯氏则是光武帝时期司空冯鲂的后裔,他的孙子冯石是汉安帝时期的太尉,也算是累世公侯,门第非常显赫。

两大家族跟邓氏都是南阳老牌世家豪门,与光武帝刘秀的家族还有邓氏家族都有过联姻。如刘秀的母族就是樊氏,冯鲂的儿子娶了汉明帝的女儿获嘉长公主,与汉明帝是女儿亲家。

邓氏更不用多说,邓太后、邓猛女,都是太后皇后之位。他们的祖上也多有交集,如顺帝时期,冯氏樊氏与邓氏结为政治集团,被江京等人陷害而被逐出洛阳。

而且当年高层之间互为盟友,底层分支余脉也都住在新野、湖阳这两地,相距非常近,因此邓氏冯氏樊氏之间,中下层支脉结亲数不胜数。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邓家跟湖阳的樊家和冯家还真有颇为复杂的关系,互相之间也能聊聊祖上荣光,拉近一下感情。

但可惜的是现在是东汉末年,祖上荣光毛用没有。

因为到如今这個时代,南阳世家豪族基本已经没落,从汉灵帝开始,除了何进跟张温是南阳人,甚至还不是世家出身以外,其余世家一个高官没出。

如今他们的地位跟邓洪几乎没什么区别,甚至比现在的邓洪还要差。

毕竟邓洪现在有官职,跟着荆州牧刘表混,他们却仅仅在县里拥有一些田产,勉强算是豪强,而非世家门阀。

一时间几个人聊起祖上往事,令人唏嘘。

不过沈晨在穿越之后,读书习字,渐渐知晓历史真相。

现在倒也明白为什么当初显赫百年的南阳世家在汉末如此颓废,被后来居上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超越。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南阳世家大族在东汉前中期实在是过于耀眼。

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籍者十三人,光武的开国三公:邓禹为大司徒,李通为司空,吴汉为大司马,皆南阳人。

其余南阳世家公侯,更是不计其数,满朝南阳官员占了三分之一。

正所谓盛极而衰。

再强大的世家也最多维持百年。

从顺帝开始,南阳士族就遭到了第一次衰落。

宦官江京等人操持朝政,罢黜和逼死了无数以邓氏为首的南阳官员。

等到桓帝之后,随着邓猛女被废,南阳世家大族稍微有点起色,就再次遭到打击。

而且这次打击是毁灭性的,直接导致他们迅速退出了政治中心,并最终在汉末诸侯争霸当中失势。

再加上南阳经过黄巾之乱的洗礼,人口大幅度衰减,世家力量也不复存在,使得他们基本已经很难影响当时局势。

现在邓氏、樊氏、冯氏曾经在顺帝时期的政治盟友后裔再次相聚,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大家都已经从中央顶尖豪门落魄成了地方小豪强,一时间令他们无限感慨。

在聊了一会儿祖上荣光之后,那李县令才好奇问道:“功曹这是打算带着新妇回襄阳吗?”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